保安局局长眉头一皱:“可这需要本地立法会通过,而反对派……”
“所以,财政切口是关键。”李一凡打断他,“当财政模式能解决就业、能拉动本地中小企业增长,立法会反对的理由就会被削弱。我们不必一开始就硬碰硬。”
行政长官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这个策略。
四、暗流中的旧人
当晚,李一凡与一位多年未见的老熟人见面——周广天。
他原本是召阳市委书记,如今被调任至香江一家大型央企驻港机构担任董事会副主席,实际负责与特区政府的协调与合作。
“你这次来,是要动香江的根。”周广天看着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复杂,“但你得小心,这里的水深得很。”
李一凡笑了笑:“我从召阳县一路走到省政府,每一段路都是在水里趟出来的。”
两人长谈至深夜,周广天透露出一个重要消息:本地几家掌握媒体资源的财团,已经开始密切关注协调机制的动向,一旦触碰他们的利益,可能会发动舆论反扑。
五、初步破局的蓝图
回到酒店,李一凡在文件夹中打开了《香江特区财政与治理融合试点方案》草稿。
他在方案上添加了三条新的注释:
1。t财政杠杆撬动民心:通过就业补贴与中小企业贷款政策,让民生改善成为舆论突破口。
2。t数字化治理试水:不以强制手段推行,而是通过公共服务数字化项目建立用户习惯。
3。t舆情协同平台:凡星传媒牵头,结合特区现有媒体资源,形成多层舆论回路。
当他敲下最后一个字,夜色已深。窗外的港湾灯火依旧,但这座城市的暗流,正在因他而悄然改变。
六、林建国的远程定调
第二天清晨,北京的电话打来。是林建国。
“你先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林建国的声音一如既往沉稳,“香江改革,是一场接力赛,不是百米冲刺。”
“记住三点——制度设计优于个人威望,财政抓手优于行政命令,舆论引导优于政治动员。”
李一凡沉声应道:“明白。”
挂断电话,他心中已然有了更清晰的棋局——香江的第一步棋,必须走得稳、准、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