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学里要做的事情清单 > 第62章 十年磨剑路职称几重山(第2页)

第62章 十年磨剑路职称几重山(第2页)

坐在前排的陈铭身旁,一名年纪尚轻的教员压低嗓音嘟囔道:“我之前听闻计算机学院那边儿来了位从海外归来的博士生,甫一入校便直接被聘任为副教授啦!而且这位仁兄今年方才三十一而已呢。”话音未落,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那种情况可属个别现象哦,毕竟人家手握三篇SCI顶级刊物发表之学术论文嘛。咱们搞文科研究的哪里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呀?”

张敏好像察觉到周围有人在窃窃私语地讨论着什么,于是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轻声说道:“其实呢,破格晋升这种事情的确存在过一些成功的例子啦!不过呀,这些可都是极其罕见的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般珍贵呐!你们知道吗?就在去年啊,我们整个学校里能够获得破格晋升机会的老师仅仅只有区区3个人而已哟!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着国家层面的重要成就和贡献呢!所以说嘛,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想要升职加薪,还是得老老实实地按照常规的晋升路线来走才行哦!”说到这里的时候,张敏特意加重语气突出了一下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继续介绍道:“然而呢,今年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现在不仅仅局限于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才能算作关键要素啦!像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赢得奖项、编写出版优质教材以及提交给政府部门或其他机构且得到认可采用的智库研究报告等等,统统都能被视作核心性的工作业绩表现呢!比如说吧,咱们省鲁东大学里不是有这么一位厉害的老师嘛,人家靠着辅导自己带的学生们拿到了‘互联网+’大赛的金奖这样了不起的荣誉,结果一下子就顺利升任到高级职称咯!哇塞,这个消息对于咱们这些以教书育人为本职工作的老师们来讲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解读会结束后,陈铭正准备离开会议室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小陈啊,请留步!”

陈铭回头一看,原来是物理系的张教授。只见这位年迈的老教授拄着拐杖,步伐显得有些吃力,但脸上依然挂着慈祥的笑容。

陈铭赶忙上前扶住张教授,并关切地问道:“张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张教授摆了摆手,笑着说:“不用不用,小陈,我就是想跟你聊聊天。刚才我听了你的在线课程,真是受益匪浅啊!讲得太好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连我这个老头子都能听得明白呢。想当年我评教授的时候,可没你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哦。那时全凭一篇论文和十年的教学经验,才能勉强通过评审。不像如今,各种规章制度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说着,张教授不禁感叹起来,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样确实也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公平得多啦。那时候,很多评选名额都被那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给抢走了,真正有实力的老师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我一直等到快五十岁了,才好不容易评上副教授……”

张教授的这番话,让陈铭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岳父。那位已经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缺乏足够数量的学术论文作为支撑,他直到离世之前都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一级教师,未能如愿获得更高层次的职称评定。这件事情成为了岳父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遗憾,同时也深深触动了年轻气盛的陈铭。

正是因为如此,当初选择职业道路时,陈铭毅然决然地决定攻读博士学位并进入高等院校任教。他坚信,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一定能够打破这种不合理现象,向世人展示出优秀教师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所在——即便没有过多华丽的理论包装或所谓的“关系网”庇护,单凭实实在在的教学业绩照样可以赢得大家的尊敬与肯定!

评审会那天,陈铭特意穿了件深色西装,提前半小时来到了评审现场。等候室里,他遇到了工学院的年轻教师赵磊,那位传说中三十五岁就要评教授的青年才俊。赵磊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成果材料,其中一本《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专著格外显眼。

“陈老师,久仰大名!”赵磊满脸笑容地主动伸出右手,热情地说道,“我的爱人可是您《现代汉语》课程的忠实粉丝呢,她常常跟我夸赞您讲课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简直比那些文科生还要厉害几分!”听到这话,陈铭不禁感到十分惊讶和欣喜,他也赶紧用力握住对方的手回应道:“哪里哪里,赵老师您真是太客气啦!能得到学生们如此高的评价,实在让我受宠若惊呀!不过话说回来,像赵老师这样年轻有为又才华横溢的学者可不多见呐,听说您才三十几岁就已经开始冲击教授职称啦?”

面对陈铭的称赞,赵磊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叹息着回答道:“唉,其实压力山大啊!您有所不知,我当初是以‘非升即走’的方式被学校破格录用进来的,而且签订的聘用合同只有短短五年时间哦。如果这次评选教授失败的话,那恐怕只能收拾行李黯然离开了……”说着,他一边用手指向自己手中紧紧攥着的一叠厚厚的资料,一边继续解释道,“您看看这些东西吧,这五年来我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假期呢!不仅要全力以赴地主持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还要拼命撰写并发表足足六篇SCI级别的学术论文,这样拼死拼活干下来,也仅仅只是刚刚符合申报条件而已啊!”直到此刻,陈铭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们口中常说的那种令人艳羡不已的“时代红利”,其背后竟然隐藏着超乎寻常人所能承受之重的艰辛与努力!

终于轮到陈铭上台接受答辩的时候到了,当他看到坐在评委席正中间位置上那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眼神犀利如鹰隼般的老者竟然是自己曾经非常敬重和爱戴过多年前教过他们班大学语文课程的王教授后不禁感到有些惊讶!毕竟岁月不饶人啊……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如今虽然满头银丝比过去更多了一些,但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威严气质以及那双始终闪烁着睿智光芒且异常敏锐锐利的眼睛依然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只见王教授一边翻阅着手头有关陈铭提交上来准备参加此次答辩会用的相关资料一边开口说道:“嗯。。。。。。小陈啊,从这些材料上来看呢,你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所取得的各项教学成绩确实相当不错呀!不过嘛,话说回来哈~身为一名文科类专业领域里的教育工作者来讲哦,咱们可绝对不能够轻易地就把自身对于各类学术方面知识内容的深入钻研探究给忽视掉咯!尤其是像现在摆在我面前这份,你精心撰写完成并呈交给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来仔细审核查看一下的,这篇名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这样一篇专题性研究报告来说更是如此啦!”说到这里,王教授稍稍停顿了片刻之后紧接着又继续往下讲道:“当然啰,如果单看其中所列举出来的那些具体详实的数据信息情况来看,倒也还算得上是比较靠谱可靠真实可信的啦!只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其整体文字表述部分所蕴含的理论层次深度似乎稍微显得略微欠缺那么一点点儿哟!”

听到这儿,陈铭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以平复下内心些许紧张激动不安情绪然后才镇定自若、沉着冷静地回应道:“感谢王老师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其实关于这个课题项目我前后总共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去展开持续不断地跟踪式全面深入系统调查,并陆陆续续收集整理出多达足足有十多万条,与之紧密关联相匹配的各种不同类型网络用语相关素材资料呢!下一步我打算再进一步将它们与认知语言学当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方法技巧等有机融合起来,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细致详尽地探讨研究,而且目前为止我已然向省级社会科学基金管理部门,正式递交了一份申请表格正在等待对方最终审批结果!”

讲到此处,陈铭特意稍稍停歇了一会儿,随后又赶紧接着补充强调解释说明一番称:“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着重指出的便是,依本人之愚见而言,从事文科方向领域范围内的学术研究工作,既不宜一味片面盲目过度偏执,去刻意过分追求所谓的高深莫测,玄乎其神的那种纯粹理论层面深度,同时亦应当高度重视它所能产生带来的,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价值作用功效才行喔!打个比方来讲吧,比如说我之前开设的那些线上精品课程,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学生们热烈欢迎追捧,原因无外乎就是因为可以真正帮助他们,有效合理圆满地成功解决好日常学习生活等等各个环节,其实这个过程当中还会实际碰到发生出现各种各样棘手问题,会让人感到无比苦恼烦闷抓狂崩溃的事情呗!”

评审组的几位教授围坐在一起,他们低声地交流着什么,不时还会有人点头表示赞同或者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坐在首位的王教授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并适时地点头示意,表示自己已经了解了相关情况。

过了一会儿,王教授开口说道:“大家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破五唯’并不是完全否定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一个学者的能力和贡献。就像这位申请人一样,他的教学成果可谓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学生们对他的课程满意度竟然能够连续五年保持全校第一!这样出色的表现实在是难能可贵啊。”说完这番话后,王教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的评审委员,似乎在等待他们发表意见。

片刻之后,另一位评审委员也附和道:“没错,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陈老师确实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水平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据我所知,他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好评呢。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觉得陈铭应该可以满足此次晋升的基本要求吧?”紧接着又有几名评委纷纷表示同意这个观点……

当陈铭踏出评审室那扇门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手掌心早已被汗水湿透了——毕竟刚刚经历完一场如此紧张激烈且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的考核环节,任谁都会感到些许不安和焦虑吧!于是乎,他便静静地站在走廊尽头处默默地等待着结果揭晓那一刻的到来……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左右,只见王教授迈着稳健步伐缓缓走来并微笑着轻轻拍了拍陈铭的肩膀安慰道:“恭喜你呀小陈同志~经过我们全体评审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一致认为你已顺利通过本次职称评定啦!接下来嘛就要加把劲继续努力哦~争取早日突破咱们系文科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所需花费的最短年限记录哈!”

陈铭愣了几秒,眼泪突然涌了上来。十年寒窗,十年讲台,那些深夜备课的疲惫,那些科研受阻的沮丧,那些照顾病人的艰辛,在这一刻都有了意义。他拿出手机,想给爱人报喜,却发现周涛发来的微信:"老陈,我也过了!林晓薇可惜了,差一票。"

陈铭找到林晓薇时,她正坐在办公楼前的长椅上发呆。看到陈铭,她勉强笑了笑:"没事,我早有心理准备。今年竞争太激烈了,有个评委说我的代表性成果不够突出。"

"明年再来,"陈铭递给她一瓶水,"你那本《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潮研究》马上就要出版了,明年肯定能过。"林晓薇点点头,眼神里却有些迷茫:"我博士毕业六年了,再等一年就超过平均晋升时间了。有时候真羡慕赵磊他们理工科,成果来得快。"

陈铭想起赵磊说的"非升即走",安慰道:"各有各的难处。工学院的淘汰率据说超过90%,赵磊要是这次评不上,就得失业。咱们文科虽然慢,但至少稳定。"他看向远处的教学楼,"你还记得王教授说的种竹子吗?咱们可能就是扎根时间长的那种,但只要不放弃,总有拔节生长的一天。"

公示期结束那天,燕宁大学官网公布了晋升名单。陈铭和周涛的名字赫然在列,赵磊也成功晋升教授,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正高教师之一。林晓薇则在朋友圈发了张书桌的照片,配文:"十年磨一剑,再砺一年锋。"

庆功宴上,***端着酒杯走过来:"明年咱们系争取拿个正高名额,陈铭,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陈铭连忙起身:"李主任,我刚升副教授,按规定要五年才能评教授啊。"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笑着说,"学校正在试点青年杰出人才绿色通道,像你这样有突出教学成果的,可不受任职资历限制。中山大学就有这样的案例,青年教师凭代表性成果直接升教授。"

酒过三巡,周涛端着酒杯来到陈铭身边:"老陈,还记得咱们刚入职时说的话吗?要一起评上教授,一起退休。"陈铭看着满桌的同事,有的刚入职不久,对未来充满憧憬;有的已临近退休,依旧在为课题奔波。他突然明白,职称这条路上,没有绝对的快慢,只有坚持与热爱。

夜深人静时,陈铭回到办公室,看着门牌上刚更换的"副教授"字样,又想起了岳父临终前说的话:"教书育人,不在于职称高低,而在于有没有把学生教好。"他打开电脑,开始修改那篇关于网络语言的论文,窗外的月光洒在键盘上,照亮了屏幕上的一行字:"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他知道,从副教授到教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需要五年,也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但他不再焦虑,因为他明白,职称只是衡量教师价值的一种尺度,而真正的教育情怀,藏在每一堂课的讲解里,藏在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中,藏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里。

第二年春天,林晓薇凭借出版的专著和新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成功晋升副教授。陈铭则带着他的教学成果,申报了"青年杰出人才绿色通道"。评审那天,他没有穿西装,而是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就像他刚入职时那样。当王教授再次问他"学术研究与教学如何平衡"时,他笑着回答:"好的教学,本身就是最好的研究。"

公示名单出来那天,陈铭正在给学生上《现代汉语》课。课间休息时,学生们围着他欢呼,因为他们在官网看到了"陈铭破格晋升教授"的字样。陈铭看着学生们年轻的脸庞,突然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给王教授献花的自己。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十年磨剑,不负韶华;初心如磐,方得始终。"

夕阳透过窗户,把粉笔字照得格外清晰。陈铭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大学这片沃土上,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教师,在职称的金字塔上攀登,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坚守。他们或许会遇到挫折,或许会经历漫长的等待,但只要心中有热爱,眼中有光芒,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