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杀不死一个仪式。**”
——
苏砚的车队驶入第十八个村庄。
这里曾是“认知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村民曾砸毁中继站,烧毁教材,骂“灰烬”是“魔鬼的谎言”。
车队停下,挂布,架机。
村民围来,沉默,警惕。
放映开始。
第一卷胶片:非洲医生救新生儿。
画面真实,没有特效,没有旁白,只有呼吸声、哭声、仪器的滴答声。
村民看着,眼神从怀疑,到专注,到震动。
电影结束,无人说话。
苏砚留下胶片和放映机。
她转身要走。
一个老人突然开口:
“明天……还放吗?”
她回头。
“放。”她说,“只要你们想看。”
老人点头:“那……明天,我带全村人来。”
——
“光影行动”持续一年。
车队走遍三大洲,四十二个村庄。
四十二台放映机,四十二卷胶片,四十二场仪式。
“灰烬”,在灰烬中重生。
——
某日,苏砚收到一条消息。
来自一个匿名节点:
>【未知】:你赢了。
>
>【未知】:“圆桌”决定退出“灰烬”战场。
>
>【未知】:他们不再污染,不再追查。
>
>【未知】:他们说——“那不是技术战争。”
>
>【未知】:“那是……”
>
>【未知】:“文明的回归。”
她看着那条消息,良久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