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谓的天下,眼下后昭、后燕和米谷军所占地盘,自也是被包含在内的,他们地盘上的百姓,也在&lso;天下万民&rso;之属。
眼下还没灭了&lso;天下&rso;的其他势力,还只解救了部分百姓(万民)于水火,便先行称帝,那就是违背了起义誓师时他亲口所做的诺言。
为帝者金口玉言,言而无信是不行的。
&ldo;当初夏某于炎军阵前,当着众多炎军兵士的面,有亲口许诺:解救天下万民于水火时,方为夏某称帝之日。夏某又如何能言而无信?&rdo;夏简戟推却道。
奏请未获批准,这事便暂时搁置了一段日子。
……
直到春三月时,南边传来消息:米谷军首领之位,在又一番争斗之后,这次落在了联盟首领之一的周玉章手上。不过两日,周玉章立即便称了帝。
立国号为越,建都江宁,开元烜阳。
这时候,就只有炎军还没个正经名头,夏简戟还只被世人称作&lso;夏首领&rso;,相比其他称帝的势力首领,在气势和地位上,似乎平白就低了一截。
称帝这事不过早晚而已,而眼下夏简戟再不给自己一个名号,就要晚了。虽然本质上没多大区别,但时机已经成熟,宜早不宜迟嘛。
&ldo;后昭、后燕与后越皆已建国称帝,唯余首领一人,以解救川蜀、陇西、关内和凤翔及长安几地众多百姓之功,却依旧无名无号!首领,称帝时机已到,不可再拖延了啊!&rdo;
夏简戟言语坚决:&ldo;然话已出口,便不可更改,称帝是万万不可的,夏某不能言而无信。&rdo;
这坚决之中,也是话中有话。
文士们品出味儿来了,听懂了夏简戟的言下之意:既然不可称帝,那就先称王吧!
在以前,称帝之前都是先行称王的,不管是前朝封的王、还是自称的王,在称帝之前必先称王。
不过在近千年后的眼下,已经不再讲究那么多了,何况他们可是起义军,本就没指望名正言顺。就像是邺城军和米谷军,都是直接就称帝了。
既然不可称帝,那就讲究一点,先称王吧。
也算没违背当初的诺言。至于当初说的&lso;称王享乐&rso;之语,联合前后语境便知该是&lso;称帝享乐&rso;,口误罢了。
因时势变化,就由葛蕤等人来为夏简戟的背信之举给遮掩过去,最终达成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为了更合乎名声,说明夏简戟称王确是众望所归,随即就有驻守府城四方营,以及城外大营共计五万的炎军,于一日正午时分,齐声呼喊:
&ldo;请首领称王!赐我炎军王师之名!&rdo;
&ldo;请首领称王!赐我炎军王师之名!&rdo;
&ldo;请首领称王!赐我炎军王师之名!&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