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中,黄忠端坐帅帐。
虽年过七旬,目光仍锐利如鹰。
帐下诸将肃立,唯有一军中宿将朱桓正侃侃而谈。
朱桓出身江南大族朱氏,同时也是吴国降将。
“曹休者,虽为魏室宗亲,然非智勇之将也。”
朱桓手指地图,声如洪钟。
“今听周鲂诱言,已率大军深入重地。”
“元帅若以精兵击之,彼必败无疑。”
黄忠抚须沉吟:
“纵使败之,彼必寻路而逃。”
“当于何处设伏?”
朱桓指尖划过两条险峻山路:
“曹休败后,必走二路。”
“左乃夹石,右乃挂车。”
“此二路皆山僻小径,最为险峻。”
“末将愿与全琮各引一军,伏于山险。”
“先以柴木大石塞断其路,则曹休可擒矣!”
帐中诸将闻言皆露振奋之色。
全琮当即出列:
“末将愿与朱将军同往!”
朱桓又道:
“若擒曹休,则魏军胆寒。”
“我军可长驱直进,直取成都,则东西二川可窥也。”
“此万世之一时也,愿元帅速决!”
黄忠拍案而起,声震屋瓦:
“善!就依此计!”
随即调兵遣将,“朱桓、全琮各领精兵三千。”
“即日启程,伏于夹石、挂车。”
“其余诸将随本帅迎战曹休!”
此时曹休大军已至永安,周鲂亲率部众来迎。
甫入帐中,周鲂便行大礼:
“将军亲率王师至此,荆襄百姓翘首以盼久矣!”
曹休扶起周鲂,目光却带着审视:“
近得足下所陈七事,深为有理。”
“故奏明魏王,起大军三路进发。”
“然有人言足下多谋,恐所言不实……”
话音未落,
周鲂突然放声大哭,猛地抽出随从佩剑就要自刎。
曹休大惊,急忙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