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92 > 第325章 着手经济改革(第2页)

第325章 着手经济改革(第2页)

“哪能像老朱家一样,管杀不管埋,只管把纸钞发出去用,之后就撒手不管了?”

“咱们如今根基尚浅,信誉积累不易,决不能重蹈覆辙。”

“你们……对这等经济事务了解不深,现在也绝非发行纸币的时机。”

“还是先脚踏实地,把金属货币搞好再说。”

听完江瀚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赵胜和李兴怀面面相觑。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不过说实话,这也怪不得他们。

像赵胜和李兴怀这类,从小接受传统四书五经教育的文人,基本都对经济、金融事务缺乏深刻的认识。

他们的观念大多还停留在“重农抑商”的老路上,认为农业是本,工商是末,只要抓好农业生产,国家自然安定。

一些复杂的货币信用、市场流通等概念,对他们来说属于知识盲区。

甚至放眼整个四川,估计也找不到真正通晓经济金融的人才。

或许江浙沿海等商贸发达地区,会有几个这样的人物。

但远水难解近渴,江瀚只能自己亲自上手,一点一点地制定策略,着手经济改革。

他将手里的小册子递还给赵胜,吩咐道:

“行了,货币一事,我心中自然有数。”

“你们两个,还是先把我安排的事情做好。”

“李主事,你农部要全力组织抗旱,挖掘公塘;赵主事,你们户部务必确保粮仓充盈、移民事务有序推进。”

“还是那句话,粮食才是关键!”

“万一真出现了大灾,就算有满库的金银珠宝,也填不饱百姓肚子;唯有实实在在的粮食,才能稳住大局!”

赵胜和李兴怀神色一凛,齐声应道:

“臣等明白!”

说罢,两人便躬身行礼,步履匆匆地离开了大帐。

回到户部衙门后,赵胜立刻召集各司主事,并传达了江瀚对旱情的担忧。

他下令再次核查各州府存粮实数,并且派出了精干吏员分赴各地,暗中巡视,严防仓吏舞弊、粮仓出现亏空。

与此同时,赵胜本人则是坐镇户部,仔细地规划起了向贵州移民的路线、安置与钱粮借贷之事。

而李兴怀则更为忙碌。

他回去后,便立刻行文各州县,将开挖大型公塘的指令传达下去,并派遣农部干吏分赴各地督导。

一时间,川东、川南的村落都忙碌了起来。

农户们以二十或三十户为一组,按照农部定下的规制,挖掘深阔的公塘蓄水。

而在这段时间里,江瀚也开始埋头于案牍之间,仔细研究起了历代的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制度。

为此,他还特地命人去王府的藏书楼里,将一些有关经济的典籍都找了出来,仔细研读。

他翻阅《管子》的轻重诸篇,其中确实提到了国家通过调节物价,来增加收入的法子,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然后是《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了解了汉代国家经营工商业、平抑物价的“平准”政策;

还有《盐铁论》,记录了汉代那场关于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经济政策的大辩论。

但翻来阅去,江瀚却怎么也不满意。

这些古代的经济思想,固然有其闪光点,比如认识到了国家调控的重要性,关注民生与财政。

但其核心局限性也非常明显:

首先,这些经济改革,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而并非为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众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