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却道:“宋遁初、赵智庵两人的举动,虽然看上去有些鲁莽灭裂,其实却各有深意啊!”
汤寿潜也是官场老油条,想想便明白了张謇的言下之意:“也是!同盟会在组阁上吃了暗亏,难免要做些出格的举动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宋遁初迟到和顶撞唐少川,就是要给内阁总理一个下马威,同时也是警告袁项城不要随便插手内阁事务。可惜赵智庵玩的那一手更漂亮!
“在内阁中,除非我们新中国党彻底倒向同盟会。否则还是北洋系占优。而且京津一带是北洋系的老巢,真要惹恼了北洋系。他们只消从内阁中轻轻抽身,唐少川、宋遁初纵使有本事,也只能饮恨败北!虽然宋遁初最后拂袖而去,颇是大不了一拍两散、互相决裂的意思,其实却落了下乘。”
孙元起接口道:“是啊,同盟会毕竟就那么点儿势力,宋遁初再怎么会玩,又能玩出什么花样?现在大总统一职已经落入袁项城掌中,他可以随时抛开内阁,可同盟会敢抛开内阁么?他们还指望着用内阁制约袁项城这个大总统呢!”
汤寿潜问道:“袁项城突然抛出厘清军务这个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謇摸摸胡子:“还能有什么意思?就是想削减南方革命党和我们新中国党的实力呗!反正他麾下的北洋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再怎么更新军队编制、解散冗余军队、停止购运枪械,板子也不会落到他们身上。只不过他的理由合情合理,让同盟会和我们都说不出二话,传出去,全国上下都会一片歌功颂德。所以这不是兵行诡道的阴谋,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旋即话锋一转,转过头问孙元起道:“百熙,如果袁项城真要厘清军务,对你们西北有何影响?”
毫无疑问,孙元起在川、陕、甘、晋四省的军队才是新中国党在内阁中有所作为的最大底气。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他们与宋教仁、王宠惠的境遇不会有什么太大区别。甚至将来进不进内阁,也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由不得张謇不关心。
孙元起道:“我们现在有四省之地,平均每省有两协兵力,人数不超过两万,枪械完全可以由北平铁厂提供,不需向外购买。将来真要更新军队编制,陆军部怎么也要给我们每省一个镇的编制吧?照一个镇编制来的话,我们还有一定扩编空间。所以真要循规蹈矩厘清军务的话,对我们倒没有太大影响。只是停止购运枪械的话,会在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北平铁厂的生产销售。好在年后,我们同国外一些公司签订了出口协议,可以墙里损失墙外补。”
张謇道:“没有太大影响就好!虽然袁项城此次舞剑意在同盟会,不过厘清军务这件事也由不得我们袖手旁观。如今同盟会在内阁中势单力薄,袁项城的提议又势必会削弱他们在南方的实力,如果他们不想坐以待毙的话,近几日必然会找上门来商谈连横事宜。百熙,你可要想好怎么应对!”(未完待续。)
三三九、能令公子精神爽
怎么应对?孙元起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定主意。
按照之前在南京与孙中山的约定,新中国党与同盟会在内阁、议会中应当通力合作,对于宋教仁他们上门商谈连横事宜要热烈欢迎。不过如张謇所言,袁世凯厘清军务的提议堂堂正正合情合理,即便知道提议背后可能藏有阴谋,依然让孙元起难于拒绝。
当家才知柴米贵。
以前孙元起闲暇的时候,感觉手握百万雄兵,内除民贼外平国患,屠日灭俄赶英超美,何等快哉!等真的穿越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如果没两把刷子,别说给你百万雄兵,就是给你一万人你都玩不转!
像民国初年,军队主体多半是乞丐兵,如果每人能有一条汉阳造、一身军装,那就算是头等主力部队了。如果再有几门马克沁、几门山炮,那绝对是主力中的精锐!即便这样的乞丐兵,每人每年也至少要100块银元左右的经费,其中包括饷银开销、军装被服、枪支弹药等。也就是说,光是每年养着一支万人的队伍,就要花费100万孙大头。
若是打战,那就更没边了!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于军火商是日进斗金,对于掌军者自然是日出斗金。别的不说,每天往战场上砸的炮弹就不是个小数目。再加上开拔费用、枪支损耗、弹药补给、伤亡抚恤、医疗药品……所有加起来,至少要在100万孙大头上再翻几番。而民国初年。一个中等省份每年财政收入也不过才一千万元左右!
之前在袁世凯提及全国兵员超过120万人的时候,孙元起心中默默换算了一下:按照乞丐兵的标准配置,每年军费开支也至少需要一亿两千万元。这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强!震惊之余,孙元起对袁世凯厘清军务的提议也不由得暗暗赞成起来。
可如此一来,如何跟同盟会摊牌呢?
按照唐绍仪的规定,以后内阁每周一、三、五会议,商讨国务;二、四、六各位内阁成员分别谒见袁世凯,面陈各部事宜。意味着从明天开始,除了周日可以歇一天。其他每天都不闲着。所以孙元起把张謇、汤寿潜送回江浙会馆之后,又回到什刹海边上的老宅子。
第二天一早,孙元起吃完早饭。便在书房里翻阅陈训恩送来的各种情报。平日里老宅子由陈训恩居住,负责在此收集处理京中情报,第二天一早递送到经世大学。现在孙元起在此居住,倒省却陈训恩来回奔波之苦。而且看到情报也比往常更早些。
此日情报的内容。除了川陕甘晋四省各种政务、上海各党派纠葛之外,大半都集中在昨日半途而废的国务狐疑上。等到日上三竿,孙元起已经翻完情报,正准备教育部的几个议案再仔细看看,打算明天提交国务会议讨论的时候,就听到门外卫兵来报:“大人,内阁宋总长前来拜会!”
果然不出张謇所料!
孙元起急忙起身:“快快有请!”说着迎出门外,只见宋教仁梳着短发。穿着藏青色羊绒风衣,里面是洁白的衬衫。配着黑色领带,器宇轩昂地走了进来。远远望去,端的是丰神俊朗,英姿勃发。孙元起笑着说道:“宋总长到访,真是令寒宅蓬荜生辉!”
宋教仁快走几步,与孙元起握手为礼:“孙先生莫要折煞晚生!遥想十年前,宋某到武昌投考文普通中学堂时就是拜读先生编纂的教科书,当时便对先生景仰非常,以为如果能像先生一样教化天下、开启民智,倒也不失为扬名千古流芳万世之举。只可惜宋某愚钝,对于力热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