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重生之大科学家59 > 第275部分(第1页)

第275部分(第1页)

“所谓‘前车覆,后车戒’,我们从明清内阁的盛衰兴替中要汲取教训,即内阁、议会、大总统府之间既要相互信任、坦诚相待,也要明确职责、不得逾越;内阁成员之间也要不分党派通力合作,而不是口蜜腹剑、相互拆台。只有这样,内阁才会长久,国家才会富强!

“现在民国实现责任内阁制,那么内阁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主要的职责是什么呢?《史记》中陈平认为宰相应该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如果我们把宰相换成内阁,天子换成议会和大总统府,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本届内阁今天召开首次国务会议,标志着中华民国国务院正式成立。在这个重大的日子里,大总统不避天寒地冻,亲自出席成立典礼,充分昭示府院之间的亲密无间。值此良机,唐某斗胆代表内阁和国务院,恳请大总统给我等演讲,以示鼓励诫勉。大家鼓掌欢迎!”

袁世凯也没有推辞,昂然走上演讲席:“今天是国务院成立和召开首次国务会议的喜庆日子,袁某内心和诸位一样,也是欢喜雀跃、喜不自禁。少川总理之前曾再三再四邀请,至于来还是不来,袁某心中踌躇良久;甚至在动身来国务院之前,府上还有人谏言,认为现在实行责任内阁,府院之间应当注意疆界,以免惹人胡乱猜测。但袁某最终还是来了,因为诚如少川总理所言,袁某来了,只会昭示府院之间的亲密无间;如果不来,才是故意在府院之间划定疆界,惹人胡乱猜测。

“民国成立至今不过两个多月,干戈未息,百废待兴,府院之间也互有猜忌。袁某今天在此公开承诺,愿意竭尽所能,发扬共和精神,涤荡**瑕秽,谨守宪法,依据国民的愿望行事,争取早日使得国家早日实现安定富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荣共和,同臻安居乐业。袁某深知实现这一宏愿并不容易,因为实现这一宏愿的根本,就在于府院要一体同心通力合作。此次前来除了出席典礼,就是带来一件需要府院大力合作的要务,以供大家商讨!”(未完待续。)

ps:  今天住处断网,到网吧胡乱码了一章,文字不顺,汗出如浆!

三三八、一舞剑气动四方

全场一片静默,谁也不知道袁世凯所说的“要务”究竟是什么东西。唐绍仪也是满腹狐疑:“不知大总统所谓需要府院大力合作的要务,是指?”

袁世凯道:“是厘清军务!自清季以来,政府每年赔偿各列强白银若干万两,国库已经入不敷出,每年都要向各国洋行借款。革命军兴之后,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据军事参议处统计,现在全**事实力约有三十余镇(师)及五十余协(旅),连同地方巡防营等杂项军队,兵员超过120万人!如今财源枯竭,赔款依旧,而军饷剧增,政府左右支绌,亏空越来越大,实在难以为继。若想避免财政赤字、减轻国民负担,唯有迅速厘清军务一途!

“说是厘清军务,其实却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军政民政分治。现在各省地方动辄称‘军政府’,以都督兼管军民政务,而所谓都督者,大半是中下层军官假借革命风潮借机而起。为避免他人有样学样,他们以高官厚禄以谄诱手下亲信,并大肆盘剥来招募供养军队。如此一来,中央有财源匮乏之虞,地方有民不聊生之苦。而且此举与民主共和精神大为违背,军队、官职为国家之公器,岂能任由各省都督把持,沦为谋曲一己之私的玩偶?所以必须军政、民政分开,两者互相制约。

“二是调整军事机构。自前清庆亲王组阁以来,按照惯例内阁中有陆军、海军两部。在此之外。前清有军谘府,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主政时有参谋本部,袁某在南北和议时为划一军权也成立军事参议处。虽然名称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为了理顺关系,协调府院之间军事交流合作,总统府决定成立军事处,与秘书厅并列为总统办事机关,同时撤销原军事参议处,以便与国务院陆军、海军两部对接。此外。保留原有的参谋本部,负责掌管全国国防用兵事宜、统辖全国参谋将校等要务,并拟由黄克强先生出任参谋总长。

“三是更新军队编制。武昌首义以来。各省军队编制皆是随心所欲,或沿袭旧称,或便宜编制,名称有所谓光复团、规复团、国民军、学生军。也有巡防队、侦察队、禁卫队、先锋队、巡警队。还有水师、团练、敢死队、尚武队、挺身队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等混乱编制,与国家统一、军政统一之旨大相违背,必须尽快更新军队编制,使得全国划一。

“四是解散冗余军队。财政收入少而军费庞大是当前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各省革命军由于兵多饷少也难以维持下去。前些日子,南京留守黄克强先生就曾致电袁某,主张以大刀阔斧的手段进行裁兵工作。并建议举办国民捐作为裁兵经费。具体如何裁撤,还请国务院与总统府协商积极磋商。拟定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可行性章程,尽快颁布实施,减轻国民负担。

“五是停止购运枪械。购运枪械在军饷中占资比例最大,而中国只有北平铁厂、汉阳铁厂及江南制造局等几家工厂生产枪支炮弹外,其他枪械都需向英、德、美、日等国购买,平白无故让列强捞取无数好处。而且一省购买,周围各省为了加强防卫也必须购买,从而形成军备竞赛,靡费更是不可胜计!现在既要厘清军务,自然应该要求各省停止购运枪械,海关、税司也将积极行动,提高税额,扣押违规购运枪械。

“以上五点皆关乎国计民生,迫切需要早日解决。虽然总统府负责全国各项军务,但如果由总统府出面拟定厘清军务草案,难免会引人猜忌,以为袁某在借机排除异己,削弱他方实力。所以不如由国务院先行商议拿出初稿,再交予总统府修改审定,最后颁诸全国。一则昭示府院之间合作无间,二则充分体现各方、各党派的意愿,免得有人秋后算账。少川总理,你以为如何?”

唐绍仪微微点头:“大总统所言颇为有理!要想实现完全的内阁责任制,避免军人干政,尽快厘清军务是势在必行。关键问题是在厘清军务过程中要公平公正,不分南北通盘考虑,避免激化矛盾,别军务尚未厘清,又惹出一堆别的事端。”

袁世凯马上把皮球踢了回来道:“这就是在座各位内阁成员需要周密考虑的问题了!”说完走下台来,和唐绍仪握了握手:“少川总理,今天国务院刚刚成立,又要召开首次国务会议,只怕还有许多公务,袁某不敢过多打搅,就此告辞!”

唐绍仪殷切地挽留道:“大总统日理万机,能够拨冗前来参加成立典礼,内阁同仁欢喜无尽。还是再坐会吧?”

袁世凯道:“总统府也还有一堆琐事需要处理,袁某实在不便久留。”然后冲在座众人拱了拱手:“诸位总长,袁某先行告辞,以后国家事务就有劳诸位了!”

众人连称“不敢”,然后簇拥着把袁世凯送到门外,目送他登上来时的马车。正在告别之际,突然听见唐绍仪大声说道:“智庵兄,等会儿还有国务会议,你是内务总长,不可或缺。怎么现在就不辞而别?快请留步!”众人急忙转过头,只见赵秉钧正钻进一辆马车,显然准备跟着袁世凯一同离去。

赵秉钧闻声探出头来:“哦,鄙人和大总统还有些重要事务需要商议,就不参加国务会议了。”说完把头缩进车厢再不出声,接着便在卫兵的拱卫之下随同袁世凯离开了国务院,只剩下一干人等在门口大眼瞪小眼。

半晌,宋教仁整了整领带,转身对唐绍仪说道:“少川总理,既然不可或缺的人已经离场,那国务会议是不是就暂时不开了?既然如此。宋某先行告退!”说罢不待唐绍仪挽留,便扬长而去。

其实唐绍仪说得没错,在内阁之中外交、内务排名向来靠前。在商议国家事务时举足轻重。相对于排名靠后的教育、农林、工商、交通等部门,确实算得上是不可或缺。没想到这无心之言却被宋教仁抓个正着,成为他临阵脱逃的借口。

其他总长见状,知道今天的国务会议是开不成了,也都有样学样纷纷告辞。片刻之后,还满员的内阁便走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唐绍仪在门口跌足长叹。

在孙元起的小轿车上。汤寿潜也在叹息:“本来以为同盟会两位总长同意北上,责任内阁会就此成立,各项事务开始步入正轨。没想到先是两位总长迟到。再是两位总长早退,好好的首次国务会议被搅得一团糟。都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是这届内阁连个顺顺当当的‘初’也没有。还指望能有个好的‘终’?看来确实如百熙所言。我们这些内阁成员只怕做不了多久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