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也要知恩图报的。你只看见了我跟在公主的身后,你没有看见,因为我能跟在公主的身后,太上皇和陛下对咱们秦家几次开恩,我也能在这个年纪做到如此的官位。”
“阿娘,当年我一路高升,你可是没有说什么的,如今咱们吃了好处,难道就要十全十美吗?你就早点宽心吧,这当把儿子卖出去给家里其他兄弟姐妹搏前程了,反正,我这辈子不会有别的女人。”
秦夫人就伏案哭,“早知如此,再怎么样,我也不会把你送进宫里面去做伴读的。”
到底是自己的阿娘,他明白是为了自己好,便上前去安慰,“事情还没有坏到那种地步,最多就是过继一个孩子给我嘛。”
秦夫人瞪了他一眼,“过继的哪有自己生的好,你再是混账也不敢跟我顶嘴,可你瞧瞧那些不是自己亲生的,到底隔着肚皮,等你老了,动不得的时候,你就有苦受了。”
秦冠魁听得直发笑。又得了一记白眼,但是他也算是把自己的态度给老母亲说清楚了。秦夫人就唉声叹气,还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引来天家的雷霆之怒。
秦冠魁见她这个样子,摇摇头,“何必呢,阿娘,兄弟那么多,你多关心关心他们吧。”
秦冠魁继续往岁安的身边凑。岁安往东他不往西,岁安说一他不敢说二。就是阿昭看着也觉得秦冠魁未免太过于卑微。
他就对这件事情又上了心。时常从侧边在岁安面前给秦冠魁说好话。
“你还让他怎么办呢,如今是吃饭都不吃母鸡母鸭了,连只母蚊子都不敢招惹。”
岁安笑出声,“他一直不都这样吗?”
然后摇头,“真的还没有什么感觉,阿兄你也别劝我了,他自己也明白我是什么意思,这事情,你们急也没有用,我可能真的缺少这么一根筋,如今是没有想明白的。”
就连折筠雾看着也不免为这个孩子心疼,她亲自做饭,让他常来夏园里面用膳,只有秦冠魁自己美滋滋。
——他们都不懂,岁安如今这般肯想一想他们的将来,就已经很好了。
岁安不可能在京都待太久。开疆扩土了一个大金,他们的田地和人都需要有人去管理,这时候,岁安用处就太大了。
所以,在京都待不了太久,她又要回云州去。秦冠魁自然是要跟着走的。他对岁安道:“我这辈子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但是对于父母,确实确实实在外面多年,没有尽孝道。”
岁安对于这个事情有感同身受。她也时常觉得自己对不起阿爹和阿娘。
两人回到云州,秦冠魁就发现了一件事情。岁安其实有一点顺其自然的意思在里面。
她开始也会顺着他的话说。
比如今天早上,他说:“岁安,等咱们老了的时候,也修一个园子养老吧?”
岁安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什么话,拿着她的刀就走了,但这个发现,让秦冠魁尤为惊喜。
于是,他就开始说一些憧憬以后的话。比如说,老了的时候,想要在院子里面也种上一些桃花树。
“太上皇陛下和太后娘娘都喜欢,到时候接他们过来养老,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面看桃花树,岂不美哉?”
虽然岁安不知道这有什么美的,但是想到阿爹好像很喜欢看桃花树,便点了点头,“都随你。”
都随你三个字一出来,秦冠魁心里就酥了一片。于是大家就发现,秦大人最近心情特别好。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下属做错什么事情也不骂了,整日笑眯眯的,你问他为什么笑,他也不回你,只是说有好事。
秦大人的好事是什么?大家还真知道。对于秦冠魁这样的天之骄子而言,在他的官运里面,应当是没有什么挫折的,一路往上升,也算不得好事。
能在这时候被他说成好事,那就是岁安公主了。难道公主要跟他成婚了?
虽然有些人是如此猜测,但是更多的人去觉得不可能。这么多年,即便秦冠魁一直强调他跟公主的感情,但大家都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么多年岁安公主都没有松口,如今也不见得会答应。
可还是有人为这个事情开了赌局。秦冠魁刚开始还不知道,后来听人说了,悄悄的去看过一眼,只要赌这个的人,十个有八个是赌他跟公主不会成婚的。
秦冠魁回去照例哭诉,他委屈的不行,“他们那些人真的没有良心,我对他们多好呀,军饷就没有延迟过,还在朝廷那里给他们争取更多的好处,如今却一个一个的赌我输。”
岁安本是在看书,被他吵得不得安生,便叹气道:“便随他们去吧。”
秦冠魁哦了一句。然后道:“我过完年,还得回京都一趟。”
岁安:“回去做什么?”
也没有到述职的时候。
秦冠魁:“是我父亲的六十大寿,他写信让我回去。”
这也没什么。岁安点头,“那你就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