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钱就抽了一口旱烟,脸皮微红,但还是开口道:“你表哥表弟的税银还没着落呢,我也知道你难,大舅过来就是问一声,你这里要是有宽裕的就帮帮他们……”
刘大钱没怎么求过这个外甥,所以对着外甥开口异常的艰难。
穆石却有些诧异,“大舅,你们家不是纳粮食吗?怎么也要交税银?”
刘大钱就叹息一声,愁苦道:“这也不算税银,是脚钱,以往脚钱也是可以交的粮食,可今年粮价压低了一成不说,脚钱也要求用银钱付,今儿一大早你表哥就上员外郎家打听了,粮价只四钱二十八厘一石,比去年少了将近一钱,我们舍不得贱卖啊。”
穆石惊得跳起来,“怎么会这么少?我今儿到镇上买米,中米就要一两钱银……”
。。。
。。。
第十章 羞愤
一石的粮最少能出七十斤的米,就算最差,半石六十斤总有吧?
按照最差情况计算,八钱四十一六厘就能买一石的米,就算商家要赚钱,按照常理一两银已是最多的了。而往年秋收时,中米正是一两银一石。
穆石和刘大钱都沉下脸,刘大钱沉着脸问:“你昨儿买的中米真是一两钱买的?”
穆石点头。
刘大钱的手就微微抖了起来,“这,这丧尽天良的,竟赚了差不多一倍了……”
穆石也垂下眼眸不说话,镇上和县里的粮铺都是富户们开的,而镇上的位员外郎也在其中。
穆石道:“我本还想着明儿到县城去把皮货给卖了然后屯些粮食……”
“不许买,”刘大钱发火道:“村里各家各户都有粮食,用你到镇上县里买?便宜了那些王八犊……”
穆石沉默下来,之前粮价上涨,他怕是边关有变,想着往南走,可现在大舅舅他们这边的粮价却被往下压,加上今年的税赋又涨了,很显然是有人在恶意抬高县镇的米价,压低乡下的粮价。
穆石能想到的,刘大钱自然也想到了,但他却毫无办法,今年的脚钱必须要银,农村人能换钱的也就只有粮食,那些人压低粮价肯定是串通好了,所以不管卖给谁粮价都一样。
穆石见刘大钱满脸愁苦,想了想,就进屋拿了一两半钱银出来,“大舅舅,我家交了税银也就只剩下这么多了,就当是我跟您买了粮食。”
刘大钱握紧了手里的银钱,叹气道:“回头我叫你兄弟两个把粮食给你扛过来,都是今年的新粮。”
穆石忙道:“价钱上就照着去年这时的粮价。”
去年此时的粮价是四钱九十五左右。
刘大钱点头应下,起身道:“我家的脚钱是齐了,可村里这么多人还蒙在鼓里呢,我去和村里几个老家伙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法,总不能这样稀里糊涂的叫人算计去。”
刘大钱背着手走了。
穆扬灵正在打扫院,看到就喊了声,“大舅爷慢走。”
刘大钱微微点头,“阿灵,你朗表哥捡了两本烂的书,你回头到我家去看看,要是有用,你就去拿回来给你弟弟用,他们大字不识一个,留着也没用。”
穆扬灵高兴的应了一声,“我等阳消一些就去。”
刘大钱的大孙刘朗最喜欢走街串巷的到处玩,时常往家里捡一些东西,只要是纸片就往他们家送。
因为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