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跟马云一起创业 > 第九章 领导是一门艺术在创业中不断完善领导力(第5页)

第九章 领导是一门艺术在创业中不断完善领导力(第5页)

又过了不久,戴尔正在办公室忙着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有个员工走进来,抱怨说:“真倒霉,我的硬币被可乐的自动售货机‘吃’掉了。”

戴尔一时没反应过来:“这事为什么要告诉我?”

“因为售货机的钥匙你保管着。”

戴尔想了想,决定放权,不能事无巨细一把抓着。他把不该拿的钥匙交给专人保管,又专门请人负责其他部门。公司在新的管理方法下变得井井有条。

美国一个零售巨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为一个领导,他要明白想逼死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大权一把抓。”一些领导者之所以成天忙忙碌碌却又干不到点子上,其原因就是大事小事都要插上一把手。这些领导者一方面抱怨事情干不过来,另一方面又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亲自管。当下级一有问题时,他便亲自去处理那些本应由下级处理的问题,陷在事务圈子里不能自拔。这种唱“独角戏”的做法,与现代管理的方式毫无共同之处。而领导者也会很快陷入顾此失彼、全局观缺失的管理智障中。

不论是哪一级领导者,一旦患上了事必躬亲的毛病,就可能忘掉“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的基本管理原则,而使自己及企业陡增更多犯错的可能——尤其糟糕的是,如果用对的人去做对的事,这些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与此同时,在对一些大事的处理和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上,又会延误战机错失机会。简单地说,越想通过亲力亲为做得好一点,就越可能把事情弄砸;越想眉毛胡子一把抓,种种问题就越是丛生,越难提升团队的经营、管理绩效。

面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复杂管理,即使是超群的领导者也不能独揽一切。领导者的职能已不再是做事,而在于成事了。出路在于智慧,采取应变分身术:管好该管的事,放下不该自己管的事。因此,他们必须向下属授权。这样做对上可以把领导者从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专门处理重大问题。对下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增强下属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以根除企业内部的信任危机。

领导要有主见,别听他人忽悠

对于领导来说,有主见既是当好领导的基本要求,也是干好工作的客观需要。然而,有的领导在工作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如墙头草般缺乏主见。领导没有主见,就很难树立威信、凝聚人心、驾驭全局;就会脱离实际,滋生形式主义;就可能丧失机遇,贻误事业。所以,领导者遇事一定要有主见,自己观察分析,不要听他人一面之词。

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准备成立公司的时候,马云先是找了24位朋友到自己家里,他们大多都是马云在夜校教书时候认识的学生,其中还包括一个82岁的老太太。马云跟他们说:“哎,我要做这么个东西,Internet。”接着便给他们大讲Internet的好处。

说实在的,马云对技术一窍不通,要讲一个根本不懂的东西就像痴人说梦一样。马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也糊涂。朋友们都很吃惊:你好好的放着老师不当,去玩儿这个东西?脑袋是不是灌水了?当时这24个人里面有23个人反对。他们说你干什么都行,开酒吧也行,要么开个饭店,要么办个夜校,但这个肯定不行,干了是要闯祸的。只剩下一个人对马云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不行就赶紧逃回来。”

第二天早上,想了一个晚上的马云决定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于是,马云不得不天天出去跟人家讲互联网络的商业作用,说服他们同意掏钱并把企业的资料放在互联网上。他在别人眼里就是骗子,是精神病人。但他都没有动摇,他就是将这个一窍不通的互联网搞了下去。

在阿里巴巴创办之初,马云及其团队昼夜不停地设计网页,讨论创意与构思。马云当时认为阿里巴巴网上的信息应该按行业分类的方式以网上论坛BBS的方式发布,但有一部分人坚决不同意,双方因此还拍着桌子吵架。

在这种情况,马云将自己的想法与反对意见进行一番综合考虑后,仍然觉得自己是对的,并且认为天下所有的商人都不太了解网络。因此,信息的发布方式应该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方便浏览。当时,马云正在外地办事,他作出决定后,就发电子邮件给下属,要求他们立即完成这一程序,结果设计人员还是不同意。

马云没想到设计人员如此固执,他因此大怒不已,便抓起长途电话,冲着对方大喊:“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马云的决策是对的,后来他的想法得到广大商人的认可,也因此提高了阿里巴巴的效益。

毫无疑问,马云是一个有主见的领导。在部分人的反对声中,他并没有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作出了正确的决定。

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作为领导,一定要有主见,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不能被别人的意见左右。

很多时候,坚持自己的主见,可能会承担风险,可能得不到支持,然而,只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为了事业、为了发展,领导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因为客观因素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另外,领导者还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

西武集团是日本一家拥有170家大规模企业,员工总数达10万人的企业,它与新日本钢铁公司、三菱重工企业集团同列为日本三大企业集团。该集团的总裁堤义明是日本企业界、财经界和公众中极具魅力和影响的人物。他被松下幸之助称誉为“西武集团的中兴之祖”、“日本服务业第一人”。

西武集团的第一代领导人也就是堤义明的父亲去世后,由堤义明接手西武事业。第二年,堤家产业的发展便面临一项重大选择。当时的日本,正值经济发达、工业繁荣的时期,整个日本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厂,夜以继日以致飞速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在东京投资房地产肯定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许多著名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先后云集于东京,将“触角”伸向越来越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

西武在房地产上有着巨大产业和经营经验,因此很多投资者都以为它必然会以更大的投资力度进入东京的房地产。但事实并非如此,年轻的堤义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投资者大吃一惊的决定——“西武集团将撤出东京的房地产业!”

这一决定令全日本的企业家都感到迷惑不解。在大多数人看来,炒地皮开发房地产是一项暴利行业,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东京,炒房地产则无异于自己印钞票,比投资任何事业都更有利可图。因此,他们无法理解堤义明何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人开始怀疑堤义明有没有领导这家大企业集团的能力。一些想在房地产投机中获取暴利的人中伤堤义明,把他说成是一个不懂得经营之道的阿斗,他父亲是看走了眼才让他继承自己辛苦打拼的事业。

在集团内部,以宫内严、森田重光等人为首的八大金刚为首,大多数人也纷纷提出他们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集团不应该退出东京房地产业,不但不应该退出,还应该投入更大的资金。

接手西武之前,堤义明曾答应过父亲,守业十年,不作任何新的投资。但是,在守业之时,也不能任市场变化而一动不动,他必须使企业适应新的环境,以求得更长远的发展。在几乎是没有支持的情况下,堤义明依然具有坚定地撤出东京地产界的决心。最高决策会议上,堤义明面对年龄比他大、经验比他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是这样说的:“我已经预测到,东京土地投资的好景已经过去了。供求要讲平衡,而大家猛炒地皮的结果,只会把正常的供求状态搞得不正常。因此,我认为东京的房产业很快就会出现失衡的大问题。对此,公司必须做出明智的决定。今天大家的意见有分歧,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如果全体一致同意,我反而认为事情不妙了——全体一致的主张,时常有毛病。现在大家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我知道我是正确的,尽管你们各位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可你们没有看出东京地产业的暴风骤雨已经快到来了,危险得很。总之,这个问题我决定了,大家照我说的话去做准没错。”

接任集团领导才一年,堤义明就要公司从十分有利的东京地产投机市场上撤退,造成不满和猜疑是很正常的。然而,西武毕竟属于堤义明个人的产业,谁也不可能去更改他决定了的事,所以大家也只有保留意见,照样执行。

一年以后,西武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发现:年轻的堤义明的决定果然没错。这时候的东京地产业开始大规模地崩溃,无数土地投资者在炒卖的漩涡里无计可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陷入了困境之中。而真正获得胜利的,正是堤义明这样极少数目光清晰、头脑灵活的管理者。因为论面积,西武集团的土地是日本第一。在东京地皮行情最好的时候,西武集团已稳稳当当地获取了已经得到的巨额利润。

面对挑战、身陷困境、遭到怀疑,甚至是穷途末路时,若要发挥领导力,就要有主见,对如何行动做出大胆而果断的决策,同时激励你的团队予以执行。如果领导果断决策朝哪个方向,绝大多数人会坚决支持,并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如果在这个时候,领导优柔寡断,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那么,就会人心涣散,即使最后勉强形成了一个意见,员工也会思考这个决策的方向会不会错,对看不到希望的工作,开展起来自然就难得多了。

对领导者来说,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越需要有主见。缺乏主见的人,很难当好领导。所以,如果想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除了要有灵活的领导手腕,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式,千万不能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