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咫尺天涯什么意思 > 第580章 僻静的角落有一个滚烫的名字(第1页)

第580章 僻静的角落有一个滚烫的名字(第1页)

今天的夜晚,赋予我不一样的意义。

因为当我不知道如何下笔的时候,我抬头看向了天空,空中繁星点点。偌大的天空,亦能被点点繁星点亮。

我比于天外的星,我是何其的渺小。

那蜉蝣呢?

成虫不进食、不防御、不修复,彻底抛弃个体存续,恰印证了生命本质是一场“基因逃离死亡”的算法。这种看似荒诞的策略,在3亿年的地质尺度上成功复现自身,成为进化论最锋利的例证——存在无需理由,复制即是意义。

当人类用“意义”审视蜉蝣时,实则是碳基神经网络的自我投射——我们恐惧死亡,故赋予短暂生命以悲剧色彩;我们依赖目的论,故无法理解“存在即合理”的冷酷逻辑。蜉蝣的“无意义”恰恰戳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幻觉:基因不关心意义,它只关心复制;而追问意义,或许只是大脑多巴胺奖励机制制造的哲学幻觉。

它用3亿年的时间证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持续时间,而在于将能量转化为信息的效率。成虫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基因穿越死亡的摆渡——当一只雌蜉蝣将卵沉入水底,它已完成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又一次狡黠戏弄:

“我腐朽,故我永生。”

我觉得,人类,也是如此,只是人失去了它的意义,我生存,即我死亡。

人类用70年对抗蜉蝣的7小时,本质是基因给大脑新皮层的“缓刑”——我们被允许在繁殖后继续存活,只因幼崽成活率需要亲代投资。但基因仍通过衰老程序确保我们终将腐烂,让出资源。

基因命令你繁殖,大脑命令你超越。

于是你成为宇宙间第一个:

明知会死,却研究长寿的物种;

明知爱情是多巴胺,仍为她赴死的物种;

明知宇宙热寂,仍写诗的物种。

蜉蝣用7小时证明基因的胜利,

人类用7万年准备基因的葬礼。

人总会问自己,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可从生物最基本的需求上——繁殖来看:

“意义”是你作为基因叛徒,对宇宙说的最后一句谎话。

正当我沉浸在思考中时,突然一阵嗡嗡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低头一看,原来是手机在震动。我解锁屏幕,发现是李若涵发来的消息:“学长,小宝有点不舒服,我在医院呢。”

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猛地一紧,一股担忧涌上心头。我来不及多想,也顾不上继续感慨或者写信了,立刻站起身来,然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医院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