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四周的年轻人,尤其是经历过苦难的老卒们。
越是经历过颠沛流离生活的人,便愈发的对这个悲惨的故事感到愤懑。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道生存是多么的艰难。
活着,就已经够不容易的了。
种田为生的小农经济,哪里能够存续下积蓄这种东西呢?
无病无灾几为天赐,而一名好的父母官,则就是一件足以告慰祖宗,感谢苍天开眼的事情。
前者,象征着老了不必给家里添麻烦,后者,象征着日子有了向上的希望。
然后。。。。。。这种希望被占据大量资源,做老爷,当上等人的乡绅们——一脚踩灭!
这是任何人,也绝无法忍受的事情。
陆斌轻轻吐了一口气,这种无法忍受的事情,却暂时不能用最暴力,最极端的方式解决。
虽然,他很希望能够挥起屠刀,直截了当的用杀人,砍头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但,士人乡绅阶级是同仇敌忾,同气连枝的。
这点,从马朝卿的死就能看出来。
只要是动了最根本的利益,那么矛盾就会瞬间激化为不可挽回的状态。
强压,不行。
他,还有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没有做好强压天下龙头的准备。
因此,这件事情,他必须在法理,在道德,在忠孝大义上站住跟脚才行。
重点还是得抓在养寇自重这四个不可饶恕之字眼上。
时间,并不宽裕,他不晓得杨慎在城内能将这些人拖住多久,千般言语,万般融洽,也总有散席的时候。
而军士出营的讯息也迟早会到县里。
所以,他必须赶在这之前,尽力拿到某种让人哑口无言的佐证。
否则的话,就又得另想他法去拖延时间,寻找机会。
陆斌不想如此,机会很难创造。
有过安陆州两年剿匪经验的他深知,强悍的敌人,其破绽只会露出一两次而已。
不能抓住,即意味着错过。
多想无用,至此一行本就是随缘碰运之举,有些许收获已经是不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斌扶着妇人之手,回返黄沙村。
林潮生也随在身后一步的距离,眉间生皱,显然也在思索着破局的方法。
他将为知县,就是迟几日,最终也还是要落座于县衙之中,与县中上下勾斗,所以眼下必须要将胆敢对官员下毒手的黄家摁死,最好直接将这帮人灰都给扬了。
否则这个县令是如何做也做不安心的。
妇人似乎没有那许多想法,她还是在絮叨着这许多过去之事。
她打开了话匣子,多年不曾与人言说的话语吐露。
话题从肃宁县逐渐偏远向更远的地方,更早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