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靖难攻略TXT八零电子书 > 第112章 功臣末路(第4页)

第112章 功臣末路(第4页)

待他打开书房房门,只见魁梧的朱高煦翘着二郎腿在甩手,手里还抱着一把琵琶。

“先生不用道歉,我二人心里早有准备。”傅忠拦下了想要作揖的太医,顺带看向旁边的傅让:“老五,送张御医出府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人相食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这除了基层赈灾系统崩坏,还有地方赋税沉重和粮食产出不同的问题。

不过如果真的要这么做,朱高煦就不得不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

见林五六这么说,朱高煦也点了点头,吃着这米饭的同时也询问道:“今年的亩产如何?”

同样一件事情,汉代可能写一句话就了结,例如“某某县,人大饥”,但到了唐宋就会开始增加篇幅,而到了明代就会记录更加完善。

与之相比,一路到非洲都有补给点的印度洋航道通行成本更低,而且可以从阿拉伯海商手中获取航道路线。

朱高煦记得,朱棣是用迁都北京,将庞大的在京官员送往北平,如此才让北平这一省之地活跃起来。

瞧着他离去,朱元璋满意的坐下。

朱元璋没有被这小胜冲昏头脑,他很清楚云南土司的兵马并不强盛,但他们之所以可以一直让明军头痛到现在,主要依靠的还是地利。

“反正我听着这曲子,殿下好像挺高兴的。”

朱高煦记得,明代史料里尽管多次出现人相食的记录,但这并不是代表明代比前朝过的差,而是明代文人在记载地方事情上更详细。

亏是朱高煦的甲胄被收走了,要是他再穿上甲胄弹着琵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庙里的东方持国天王跑出来了。

使用大豆和芝麻榨油来满足大明六千余万百姓,最少需要四千多万亩土地,但如果使用花生,那就能腾出两千万土地来耕种粮食。

他们并不懂朱高煦所弹得曲子叫什么名字,可若是丢个后世人来这待着,估计会忍不住趴在墙头,破口大喊:“是谁弹的摇滚!”

可是放到了北方,哪怕是如山西那样没有遭遇太大兵灾的地方,亩产粮食也不过三百斤,同等比例下药交出四十几斤粮食,留给农民的只有二百五十来斤。

良久,朱高煦睁开了眼睛,同时甩了甩手。

现在的傅友德,早已有了死志,或许在他看来,事情都因为自己而起,如果自己死了,那傅家的子弟就不会遭受牵连了,那为他说话而导致禁足数月的朱高煦也就能放出来了。

不仅如此,花生生产出来的油也可以贩卖往大明的各个朝贡国,毕竟在食物匮乏的这个时代,油不管放在哪里都是高价货品。

诸如大麦、小米、大豆也是同样的亩产,唯有被称为蜀黍的高粱产量稍微高些,即便北方也能达到一百六十斤,往南方最高能到二百斤。

“是新稻。”林五六笑道:“这是所里兄弟们家中刚收回处理好的粳米,我看院里的米缸空了,特意从所里带了百十斤过来。”

“留钱了没?”听林五六说这米是所里的兄弟们带来的,朱高煦第一反应就是给没给钱。

“美洲是一定要去的……”

哪怕他开采了云南的金银铜矿,甚至把日本的银铜矿也占据开采,却也无法彻底解决财政压力。

“这心病去不了,即便服用再多的汤剂,去了这风寒,老国公身体也很难恢复。”

“还是得好好养身啊……”吃完饭菜,朱高煦感叹一句。

朱高煦只要有机会,便一定要让郑和下西洋出现,并且这次的目标不仅止步于好望角,而是更西边的美洲。

那位……

除了站哨的时候,其它时候不是躺在耳房休息,就是院里喝酒打牌。

如果朝廷想要吸引人口去北方,最实际的就是减轻赋税。

曾经也是自己可敬的皇帝,时不时还会找自己聊聊家常。

“这哪是高兴,那琵琶都快成精了……”

他摇了摇头:“这件事情,下官回了外廷后,还得告诉陛下,望二位见谅了……”

也在他感叹之余,距离他二里地外的颖国公府却是忙上忙下。

这个数据远不及已经普遍耕种,并且亩产超过三百斤的水稻。

他的心思,傅忠和傅让都能理解,只是作为人子,看着自家父亲这模样,他们实在做不到不救治他。

“每日待在这院子里,除了照顾赤驩就是弹些曲子,着实无聊……”

当然,朱高煦也只是抱怨,他知道自己过的日子已经是大明富户才能享受的日子了,不过几个月不能出门,他还是有些牢骚的。

不止是他,朱允炆四人也十分惊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