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若我是她呀,自然不会进宫,免得被人笑话。”
&esp;&esp;“放着正道儿不走,非得学那些个媚上的偏门,始终是小门小户出身,浑身透着股小家子气,只是连累了皇后娘娘。”
&esp;&esp;“嘘!小点儿声,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地儿。”有人谨慎道。
&esp;&esp;话音方落,一旁的碧衣少女冷笑出声:“她沈棠都不怕,咱们怕什么,她以为当着太子哥哥的面落水,殿下便会救她上来,简直是痴人说梦。”
&esp;&esp;众女纷纷噤声,不再多言。
&esp;&esp;说话之人,裙裾熠熠花团锦簇,粉面含春桃腮似雪,正是宣平侯府嫡女傅明珠。
&esp;&esp;以她的身份,原是最有望成为太子妃的人选之一。
&esp;&esp;而她们口中议论的沈棠,便是忠勇伯府嫡女,当今皇后的亲外甥女。
&esp;&esp;上京无人不晓,沈棠自小爱慕太子殿下,只是忠勇伯府几个叔伯资质平庸,仕途无望,沈家这些年渐呈衰败落寞。纵是沈棠有个身居高位的皇后姨母,也难扫沈家的颓势。
&esp;&esp;更遑论登上太子妃位,简直是痴人说梦。
&esp;&esp;偏生沈棠性子倔,剑走偏锋,前儿个趁着皇后宣召,当着太子的面前就往太液池跳,谁成想太子眼皮子都没掀,径直唤了会泅水的婆子嬷嬷,将沈棠救了上来。
&esp;&esp;这事儿闹的大,搅得内宫翻了天,流言蜚语不断。
&esp;&esp;有笑话沈棠自取其辱的,有瞧不上她的,有说沈家教女无方,合着还有骂到皇后头上的。墙倒众人推,平日里素来与中宫不合的嫔妃,明里暗里不知如何笑话。
&esp;&esp;最后还是圣上发了话,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esp;&esp;只是经此一遭,沈棠也成了众人眼中费尽心机、攀附龙凤、不知羞耻的女子。
&esp;&esp;如今在春日宴上,各家得聚一起,怎可放过这袖手观戏,极尽奚落的大好机会。
&esp;&esp;映月阁中说得热闹,漪澜苑这厢却冷冷清清。
&esp;&esp;铜镜中倒映着一张娇妍昳丽的芙蓉面,香肌玉肤,朱唇姝软,杏眸潋滟流转,顾盼间熠熠生辉。
&esp;&esp;若说傅明珠人如其名,沈棠这般姿容,更是惹人瞩目。
&esp;&esp;也难免会遭人妒恨。
&esp;&esp;漪澜苑离映月阁不远,贵女们奚落的话很快传到了沈棠耳中。
&esp;&esp;小姑娘并未动气,惬意地倚在塌上,小口尝着皇后赏下来的芙蓉酥。
&esp;&esp;一旁的丫鬟绿芜气愤不已,抱怨道:“姑娘怎得也不辩解,任她们这般羞辱。”
&esp;&esp;沈棠将最后一口酥糕咽下,复而啜了口清茶,方才缓缓道:
&esp;&esp;“说了也无用,旁人若不信,你纵是有几百张嘴也说不清。”
&esp;&esp;何况此时的沈棠,压根无心辩解。
&esp;&esp;若换做是从前的她,定同绿芜一般,气急败坏恨不得上前去撕了傅明珠的嘴,可重活一世,沈棠恨不得同太子再无任何瓜葛。
&esp;&esp;又怎会还同傅明珠较劲。
&esp;&esp;昭和十六年四月初六,也就是前世沈棠落水的日子。她奉旨入宫,晚膳用得多了,便有些积食,带着绿芜去太液池旁散步。
&esp;&esp;春夜料峭,起了风便冷得紧,绿芜回昭宁宫替沈棠取斗篷来,独留她一人在池畔赏月。
&esp;&esp;绿芜脚程向来快,沈棠听到身后有细碎的声音,便以为是她回来了,还未转身,后背就被人用力一推,身子直直落入了太液池。
&esp;&esp;沈棠不知是谁,眼梢只瞥见是个身量同她一般高的女子,碧色裙裾飞扬,很快隐入暗色中。
&esp;&esp;她落水没多时,绿芜便返回了,紧跟着太子的轿撵也刚巧路过,就有了后头以讹传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