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吴健彰不是自己一个人跑过去的,他手下还有几千士兵呢!现在都被英国人编成了华勇营。
平白手中多出了几千殖民地步兵,对英国来说具有重大的价值。
刘青北相当于抓住了对方的软肋。英国人的这道选择题很难做。
法国人则无所谓,他们之前从吴健彰那里已经赚到了很多钱。
这笔贷款则都换成了武器。所以法国人损失的只是一些装备。
相比之下,与华夏的关系显然更为重要。
他可是听到了董书恒说要大建铁路,而华夏的钢铁产业才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需要进口大量的高质量钢材。
这其中可是蕴含着大量的商机。
在谈判中,包令还提出了对华夏在太平洋上发展势头的担忧。
包令指的是华夏在阿拉斯加的一些列动作。
英国人担心在北美洲挤走了沙俄人,又来了一个华夏。
对此,董书恒自然是表示华夏不会侵犯英国在加拿大的利益。
占领阿拉斯加只是跟俄国作战的需要。况且现在阿拉斯加的东南部还在沙俄人手中呢!
董书恒甚至将俄国再次纠集军队东进的消息也透露给了英法。
他们的小心思,董书恒心里清楚。
英法就是希望华夏能够在东边跟沙俄打生打死。
最好将沙俄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东边来。
俄国的体量实在太大了,几乎超过了欧洲的总和。如果没有人在东边牵制沙俄,英国人寝食难安。
董书恒告诉他们这事儿,也是为了让英法公使心中能够找个平衡。
为了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发展时间,董书恒已经是尽量哄着这些洋鬼子了。
他们要是再得寸进尺,董书恒不介意拼个鱼死网破。
英法对东方的贸易也很依赖,不是逼不得已,他们也不会跟华夏翻脸。
吴健彰借款的事情暂时搁置了。
美国人那边,刘青北是单独去谈的。还有一笔血债没有清算呢。
因为还涉及到广州城外的惨案。美国人始终不愿意交出凶手。谈判也进入了僵持阶段。
暂时董书恒也还没有能力用武力让美国人就范。
现在的委曲求全就是为了以后得爆发。
董书恒相信,现在自己隐忍的多么憋屈,以后得报复就会更加的猛烈。
ps:这两天屁股上长了个大疙瘩。也许是跟我最近几个月总是坐着码字有关。这两天已经不能坐了,只能躺着用手机码字。读者老爷们,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