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顽贼有几个女主角 > 第七百三十一章 承宗敬上(第2页)

第七百三十一章 承宗敬上(第2页)

孔有德皂就知道刘承宗这股军队想要打边墙,三日前破边而入,孔有德一样得到了情报。

不过当时,他可没想到刘承宗会直接奔着他来。

那个守边的牛录章京是眼看着刘承宗破边的,身边秀才写了报告,说汉兵毁墙而进,万骑绕出,红帽盔缨,风卷而东。

这个年代,蒙古兵习惯戴红缨皮毛大帽,所以说的显然是汉兵负责毁墙,蒙古骑兵朝东掠去。

既然风卷而东,肯定是急袭沈阳去了。

孔有德当时还打算出兵支援盛京,只是辽阳的军队早前在两次抽调中只剩三千,守城都费劲,根本没有兵力向东支援,派人给海州的尚可喜传了信,意思咱俩家一人出兵一千,往盛京支援。

尚可喜没理他。

直到昨天夜里,在城外巡行的夜哨丢了好几个,派人去寻,清晨才得到回报,发现扯地连天的马群和营地,大股军队驻扎在城北三十里外,已经渡过太子河,在兵马河北岸。

奔着他来了。

吓得孔有德北城都不敢待,直接收缩到辽阳南城了。

辽阳是明显超过正常规格的巨城,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大的。

城内又分南北二城,南城建于明初,周十六里二百九十五步,墙高三丈三,护城河宽五丈深一丈五。

后来为安置归附高丽女直夷民,又在北墙外扩建北城,城西是自在州、城东是东宁卫。

形成如今的日字格局。

努尔哈赤招降辽阳城后,占了更富裕繁华的南城,把汉人都驱赶到北城的自在州和东宁卫,后来剃发令一下,反抗、下毒此起彼伏,努尔哈赤不敢久居,到河对岸建了东京城,光垒了个城墙,没修好就搬过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来各地反叛愈烈,努尔哈赤认识到后金没有以辽阳为根据地向西继续扩张的能力,杀了穷鬼杀富户,几乎把辽南半岛的汉人杀空,随后弃地,迁都到更偏东的沈阳去。

等孔有德和耿仲明率天佑军进驻辽阳的时候,辽阳的人口已十不存一,但努尔哈赤时代的格局没变,北城是汉城,南城是满城。

“尚老四还没回信?”

身旁侍卫白云龙摇摇头,孔有德没有恼怒,反倒笑骂一句:“我都不记恨他,他还记恨我。”

白云龙的白,不是汉姓,而是巴牙喇改的白。

不是孔有德的侍卫,而是崇德皇帝的侍卫,官职就叫侍卫。

黄台吉历来有给降将指婚的习惯,随着婚配带几个侍卫,能起到收拢人心与监军的作用。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是投金后接受指婚,孔有德投的早,四年前妻子白氏给他生了儿女一双,尚可喜投的晚,三年前有了儿子。

虽然都有东江军的经历,但三顺王的关系并不融洽。

孔有德出身铁岭矿工,强壮有力长于弓马,对辽东的平原丘陵地形非常熟悉。

铁岭的特产不是铁,那地方以前叫银州,特产是银矿,明初跟朝鲜在边界问题上没谈妥,原设于铁山的铁岭卫内迁,顶掉了银州的名字。

萨尔浒大败,后金侵吞辽沈,他跟着辽南难民一起被毛文龙所救上了皮岛,因为膂力过人骁勇善斗,多次临阵先登,被毛文龙收做养孙,取名叫毛永诗。

很感激毛文龙推衣解食的豢养之恩,因此在毛文龙死后不愿继续领袁崇焕发的军饷,辗转投至山东孙元化标下。

孙元化对他很好,新军的待遇也很高,孔有德待得很舒服。

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吴桥兵变,对他来说其实是偶然的意外。

在吴桥,他没想反,也没能力反。

他带的甚至不是自己的兵,而是旅顺副将陈有时的八百兵,陈有时也是毛文龙的养孙,从前叫毛有候。

当时的情况是己巳之变后关内对辽兵充满怀疑,辽兵对关内也多有怨怼,而山东孙元化招募的新军,大部分是辽兵里对朝廷最怀疑的那部分——毛文龙死后的东江兵。

没有什么一只鸡的事。

就是孔有德原本要渡海作战支援大凌河,东海遭遇台风,便退回去,领了陈有时八百人走陆路。

关内对辽兵不信任,沿途关门闭户,台风天到处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士兵吃到苦头也耽误时间,觉得关外没准都打完了,军中对朝廷怨气很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