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还是那兴兴头头的小加寿,不会让皇后挑出不好。
皇后今天也没功夫挑不好,她一片心意为儿子。加寿离开,正合她心意。就是加寿不离开,皇后也会支开她,单独和太子说话。
往左右使一个眼色,太监宫女们退下。太子微笑猜测:“母后要和我说什么?”本能的,太子殿下担心说加寿管家,先打迭一堆加寿能干的话出来预备着。
“太子,你父皇器重与你,让你下科场与举子们同考,你要为他长长光彩才好。”皇后说出来的却是这句。
“母后说的是。”太子放下心。
“我知道你聪明,别人不能和你相比,但我不放心,还是为你准备一件东西,你收下,随身带着,听说有奇效。”
把一个荷包送过来。
太子起身谢过,双手接住,摸到轻飘飘的,但里面装的有东西。皇后又在道:“打开来看看。”欣喜嘉许的模样。
太子就打开,见荷包里面有叠得小小的黄表纸,抽出来,皇后就笑得合不拢嘴,招手让太子到面前:“我的儿,这是我为你一片诚心,打听京里最灵验的寺庙道观,为你求来的如意符。”
太子啼笑皆非:“母后您这是信儿臣还是不信儿臣?儿臣有师傅们,儿臣也用功,不敢像岳父夸口中探花,中还是必然。”
他少年壮志,皇后濡湿了眼眶,用帕子擦拭:“我知道你能中,但是,求一道符尽我的心不是?”
放下帕子,又告诉太子:“你知道这符原本叫什么?中举符。举子们都去求,我嫌不好听,配不上你,就改成如意符。”
太子更哭笑不得,但见到母后对着自己动情意,他就没有说。
暗自腹诽着,还中举符?这不是更像我自己不能中似的?还举子们都去求,这就更假,要是灵验,就要全中。不可能全中,只能是假东西。
三言两语说不明白,又有母后慈爱在内,太子再次道谢,心里认定是假的,收起符纸没有细看,皇后亲手帮他佩好荷包,太子打算出门路上扔掉,就依着皇后。
他肯依顺,皇后心满意足,心情就好。没一会儿加寿回来,太子不放心,而且今天下科场,再看书没必要,陪着坐着。
见皇后对加寿有说有笑,早饭上来,因为有加寿自己小镇上的东西,在宫里的人吃着都觉香甜,把加寿还夸上两句,太子见到,觉得这场面其乐融融,百般儿的好。
到出门的时候,皇后遗憾,她不是行动自由的皇后,又从来认定自己身份不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话她用不上,认为配不上她,她比千金还要千金才是。
但守规守制,皇后去哪里,先要有人去安排场地,要安全要舒适要粉饰,她自己也不愿意不打招呼的乱走动,也给侍卫们添麻烦不是。
和太子出门,她留下来和加寿没话说,太子和加寿先送她上车回宫,加寿和太子再上车,加寿倒能送太子到科场外的街道上。
路上,见到三三两两的举子经过,都提着考篮,加寿抱着太子的考篮爱不释手,从车帘缝往外看一眼,再对比一眼,下巴朝天,手指考篮上的红丝绦:“我亲手缠的,所以这个考篮比别人的好。”
太子同她逗乐子:“你就吹吧,加寿牛皮大王一个。”
“你不信我吗?我知道你一定中,等你中了,你再来感谢我,我还是受的。”加寿愈发洋洋得意。
太子扑哧一笑,也来个不识情意:“我中是我自己的事情,没有你的功劳。”把荷包想起来,抽出符纸交到车外:“碎掉。”荷包一直裹着符纸,太子不喜欢,想就要凭自己本事中,把荷包取下,送到加寿手上:“母后给的,给你玩几天,等我回来记得还我。”
皇后的东西,加寿总不能放开喜欢。但太子给她,她很喜欢。拿在手上晃一晃,歪着面庞:“父亲说要考九天七夜,中间有两夜换场地,还能回来歇息。等你三天后回来,我就给你吧。”
太子说好,加寿收起荷包,马车停下。
有人回话:“请殿下换乘马匹,举子们还等着瞻仰殿下风采。”太子和加寿道别,下车后换马,侍卫们簇拥着,气昂昂进街口,前面不远,就是京中秋闱的场地。
而嬷嬷们,从后面女官车里到加寿车里,有一个把加寿抱到怀里去大衣裳,另一个就给加寿去首饰去鞋子,抱着她的拍着哄:“姑娘睡会儿吧,大早上的还陪皇后娘娘,总熬神思。”轻轻的哼起不知名的歌谣,车回到太子府上,加寿已经呼呼入睡。
跟加寿的人儿,全是太后精挑细选过的。
……。
主考官大人亲迎出来,太子徐步的时候,两边举子们目不转睛。
如果没有今天,他们中间有人终生也见不到殿下,考不中的就此打道回府,三年后再来还是不中,龙门一直无望的人占大多数。这就把太子能看一眼是一眼。
太子在贡院龙门前停下脚步,仰望龙门上石刻浮想联翩翩。这就是主宰天下功名的第一道门槛,虽然在眼前只是一道门,但民间对中举有跳龙门之说,贡院的龙门就高大起来。
“殿下,这里人多,气味杂重,按皇上吩咐,殿下遵明旨下科场,为的还是历练,不与考生们一例,为殿下另外准备的有考场。”主考官不愿意太子凝视太久。
正式科举制度有三道,秋闱,春闱和殿试。前面还有童生试,但秋闱一向是人人心目中求官的第一道筛选,来的举子们最多。
为太子安全,主考官们巴不得太子进来就坐到保护重重,为他单独设立的房间里,外面有太子侍卫,也有宫中侍卫,主考官们肩头责任就小。
这是当差的心思,和太子想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