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 第7部分(第4页)

第7部分(第4页)

那时广州就可以读到列宁传记了。

广州有共产党,有无政府主义,还有国家主义,面包、药瓶什么都有,真是‘百家争鸣’。

那时在广州一看戴软帽子的就知道是共产党,一看戴硬帽子的就知道是国民党。

我最初还读过克鲁泡特金的东西,后来才逐渐从无政府主义转到共产主义。

“我是1924年提出要求入党的,没有被批准。

那时我在蒋介石手下的教导团当团长,有人说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团长,这没有说错。

从1927年就反对蒋介石,经过这个考验,决心就定了,所以1927年7月正式参加了党。

当时也不是对共产主义完全理解了,只觉得国民党不行,享乐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要胜利。

后来,经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懂得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它,如同资本主义必然要代替封建主义一样。

这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就始终坚定不移了。”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这首《题画竹》诗,正是他自己迎着逆流、勇敢搏击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品格的生动写照。

三、积极策应南昌起义,以武装的

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叶剑英投入党的怀抱之后,革命形势继续处于低潮。

他继续拼搏在巨大的逆境漩涡中。

“宁汉合流”后,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在武汉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五人常务委员会于7月中下旬召开会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反击反动派。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6)

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

一批党员干部云集九江,具体组织和领导起义工作。

此时,叶剑英仍在第四军任参谋长,已随军到九江。

九江,北临长江,南倚庐山,是长江中游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城里城外驻满了部队。

我党能掌握和影响的部队有,贺龙指挥的第二方面军第二十军,叶挺指挥的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等部都驻在这里。

此外,还有其他军阀部队,一时显得拥挤不堪。

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部设在甘棠湖的烟水亭一带。

新任军长黄琪翔是叶剑英的同乡友好,十分器重叶剑英的军事才干,不时邀请他磋商军机大事。

当时叶剑英的党员身份极端保密,鲜为人知,他尽力将获取的军事情报透露给党组织。

他与叶挺保持秘密联系,与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高语罕、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吾等都有交往。

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大批部队和干部涌向九江、南昌,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

汪精卫和张发奎等经秘密策划,企图蒙骗贺龙、叶挺上庐山开会,借机夺其兵权,聚歼其所属部队。

7月下旬,朱培德向贺龙、叶挺发出邀请。

张发奎则命贺、叶部队集结德安待命。

叶剑英洞察其奸,密下庐山,火速到第二十四师驻地找叶挺紧急磋商,决定立即通知贺龙、廖乾吾、高语罕到甘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