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 第7部分(第3页)

第7部分(第3页)

邓演达对大革命深感失望,又因遭到排挤,也心灰意冷,正在考虑出洋问题。

就在这时,叶剑英找到他,向他倾述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革命愿望,请求他介绍到苏联去学习。

但是,经过交谈,知道邓演达去苏主意未定,不便于介绍他去苏联,只好告辞了。

叶剑英思来想去,又想到了在武汉的同乡李世安。

李世安是1924年6月在广东大学(后改中山大学)读书时入党的老党员。

曾在东山中学和学艺中学同时兼任训育主任和国文教师。

在广东梅州时,他和叶剑英多次交往,结下了友谊。

其后,他又与周恩来、邓颖超等共同工作过一段。

1927年2月,他离开梅州到上海,找到周恩来后,转移到武汉。

公开身份是公安局主任秘书。

叶剑英原来并不知道李世安是共产党,在武汉两人相遇后,从交谈中隐隐约约感觉他是个在党的人。

李世安从第四军共产党员柯麟等人那里知道叶剑英在东征、北伐中的进步表现和靠拢党组织的愿望,就借机向他介绍国共两党的现状,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并告诉他有机会可以看到周恩来。

叶剑英听了很高兴,知道了许多内情,心里有了谱,约他有时间再多聊一聊。

从此以后,他们常常会晤,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因此叶剑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找到李世安。

叶剑英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这位可以信赖的朋友,袒露心机,汇报了几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说:“现在,我是看得更清楚啦。

靠国民党是不行了,只有共产党才可以领导我们革命。

如果你相信我,就介绍我加入组织吧!”李世安听了他的倾诉,表示自己是共产党员,并愿意当他的入党介绍人。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5)

这个追求党的战士多么热切希望自己早日成为共产党的一员啊!他告别李世安,仿佛看到了一盏明灯,高悬中天,照亮了自己前进的道路,激动不已。

李世安带着叶剑英的热忱和希望,秘密找到周恩来,向他汇报了这件事。

周恩来回忆起自己同叶剑英的交往,不假思索地说:“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

我们应当表示欢迎。”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7月上旬,经周恩来同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叶剑英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不过,在当时的复杂形势下,党组织还在继续考验他。

为了保密和特殊的工作需要,暂时不要和其他党员发生联系。

这一时期,武汉的革命形势急剧逆转。

汪精卫不顾宋庆龄、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的劝阻,秘密召开“分共会议”,部署###与“清党”。

宋庆龄发表脱离武汉国民政府的声明,邓演达被迫化装成查电线杆的工人,秘密离开武汉。

7月15日,反动派举起血腥的屠刀,进行疯狂大屠杀,使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全国重新卷起了恐怖的风暴。

革命的武汉一夜之间变成反革命堡垒,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在革命的低潮中,成千上万的共产主义战士英勇牺牲了,有些号称革命家的人逃跑了,叛变了。

武汉报纸每天都登载个人或联合声明、启事,宣布与共产党脱离关系。

但是又有许多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勇敢地投入了党的怀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叶剑英与真正的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的高潮中,迎着反革命逆流,投入党的怀抱。

叶剑英从一个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转变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献身无产阶级事业的革命战士,走过了漫长的曲折的道路,经受了火与血的洗礼和复杂斗争的考验。

后来,1987年8月,叶剑英在谈话中回忆自己从找党到入党的坎坷道路时,不无感慨地说:“1920年打下广东,奠定了统一两广的基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