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会议主要讨论顾团长所在团的副团长人选。"参谋长的激光笔在屏幕上划动,"目前收到三个推荐方案。。。。。。"
我翻开面前的文件夹,陈默的名字工整地列在首位,可旁边用红笔批注的"基层经验不足"格外刺眼。后排突然有人咳嗽,李向阳的老丈人坐在角落,手里的钢笔在文件上敲出规律的节奏。
窗外的阳光不知何时被云层遮住,会议室的顶灯次第亮起。当讨论声渐渐嘈杂时,我的手机在桌下震动,是我妈发来的语音:"你爸今天差点儿把厨房点着了,做出来一盘烧焦的红烧肉。"
点开语音的瞬间,背景音里传来松松奶声奶气的喊声:"爸爸,爷爷做了黑肉干!"
参谋长的声音突然清晰起来:"顾团长,你作为一团之长,对人选有什么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我,李向阳低头抿了口茶,杯沿的雾气模糊了他的表情。我翻开陈默的档案,指尖抚过他在演习中手绘的战术地图,那些用红蓝铅笔标注的箭头,像极了他带领战士们冲锋时的果敢。
"我推荐二营营长陈默。"会议室里响起轻微的骚动,有人翻动文件的沙沙声格外刺耳,"他在基层摸爬滚打八年,去年边境联合演习中带领尖刀班突破敌军防线,这份实战经验,是任何书面材料都无法替代的。"
我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回荡,忽然想起老顾书房墙上挂着的条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散会后走出大楼,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杨浩发来的消息:"老顾,干得漂亮!"附带着张截图,是陈默在训练场教新兵格斗的照片,他迷彩服上的汗水在阳光下闪着光。
我抬头望向天边的火烧云,掏出松松给的糖果剥开,甜味在舌尖散开时,忽然觉得这场会议,不过是另一场需要坚守的阵地。
会议结束后的那周,训练场上的日头愈发灼人。我翻看着陈默提交的夏季训练优化方案,钢笔尖悬在"夜间山地作战模拟"的计划上迟迟未落。
杨浩抱着一摞报表撞开门,迷彩服后背洇着大片汗渍:"老顾,师部的文件来了!"他的声音带着破音,监测表在剧烈动作下蓝光乱闪。
牛皮纸袋撕开的瞬间,"林峰"两个字如重锤砸在视网膜上。
杨浩探过头来,倒抽冷气的声音混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训练口号:"师里怎么会。。。。。。他都坐了三年冷板凳!"
我盯着文件上墨迹未干的公章,恍惚看见上周师参谋长拍着我肩膀说"组织自有考量"时,镜片后意味深长的目光。
作战地图上的红蓝标记突然变得刺眼。林峰这个名字,在师部档案里是烫金的履历,维和战场上带领小队穿越雷区,被弹片击中后仍完成任务,可这三年间,他像被按下暂停键的钟表,只在干部名单里挂着"副团职参谋"的虚衔。
老顾推行干部年轻化时说的话犹在耳畔:"军队要向前跑,就得让年轻血液顶上来。"此刻这烫手山芋,分明是要我亲手打破父亲立下的规矩。
"老顾,这任命。。。。。。"杨浩的钢笔在"拟于三日内到岗"的字样上戳出小洞,"他的实战经验确实没得说,可咱们团现在的训练体系。。。。。。"
话没说完,桌上的内线电话骤然响起,参谋长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小顾,林峰同志的情况特殊,组织希望你发挥团结精神。"
夕阳把窗台的绿萝影子拉得老长,我捏着文件站在窗前,看见陈默正在楼下训练场带队跑圈。他的迷彩服被汗水浸透,却依然迈着标准的步幅,身后二十多个新兵跟着他的节奏喊口号。
手机在裤兜震动,小王发来消息:"首长知道了,在书房翻老相册,小飞哥你晚上回来一趟。"
推开家门时,老顾正戴着老花镜擦拭勋章盒,一枚维和纪念章在台灯下泛着冷光。他头也不抬:"坐吧。"监测表的蓝光映着他鬓角的霜白,空气里浮动着铁观音的苦涩。
"您早就知道?"我扯松领带,作战靴蹭着地板的声响打破寂静。
老顾将勋章轻轻放进绒布垫,金属碰撞声清脆如枪响:"三年前军部征求意见,我投了反对票。而这一次,我支持。"
笑笑举着画纸冲过来,纸上歪歪扭扭画着两个穿军装的人握手,旁边写着"爸爸新朋友"。
老顾伸手接过画,指腹抚过林峰画像的轮廓:"他是块好钢,却被锈住了。"
松松突然抱着玩具坦克撞过来,履带碾过老顾的皮鞋:"爷爷!坦克要加油!"
老顾笑着把孙子抱上膝头,监测表的红光突然亮起,又很快平息。
饭桌上,我妈往我碗里夹了块红烧肉:"当年你爸刚当团长时,也接了个刺头。"
她的目光落在老顾腕间的红绳平安结上,"后来那人成了他最得力的副手。"
老顾端起茶杯轻抿,热气模糊了镜片:"带队伍不是非黑即白。林峰的战术素养,够你们团学的。"
深夜,书房的台灯还亮着。
我推开门,看见老顾正在看林峰的维和作战报告,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他抬头时,监测表的蓝光映着眼底血丝:"明天我陪你去接他。"
窗外的月光爬上他肩头,将军功章的影子投在林峰的名字上,像道待解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