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里过呀!新房子里过年哦!”
志平惊讶金侠为什么会问这话?金侠愣了一会,才说好多人都去三亚过年了。
“三亚的机票宾馆都很贵吧?”
“不贵也有便宜的,那还是比其他地方贵。”
“咱们不去凑热闹。”
“那是享受生活的美好,唉,我的公众号要是能赚钱我就去三亚过年。”
金侠畅想着以后能去三亚,志平还在斟酌着炒菜该放多少油,志平觉得过年的几天又没有一份进账了。
志平自己都有些不解,什么时候他变得如此在乎每一分钱,不知是做瓦的时候还是搬到巢州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又或是女儿出生后有了固定的费用开支才这样的,也许都是又不完全是。
过年的前一天,母亲买了一大堆菜过来,一莲见到奶奶格外开心,叽叽喳喳的说话。母亲告诉志平,父亲在瓦厂看厂子,等会也过来吃年饭。
她今天多烧点菜,过年几天他们就不用买菜了,也没亲戚过来,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可以吃几天。
志平一一点头,他早已习惯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安排,继而适应着凡事不用操心的日子。母亲又包了很多春卷,可以放在冰箱里长时间保存,想吃的时候拿几个出来,在油锅里煎一下即可。“不用放许多油,平底锅煎一煎就可以了。”母亲特意交代,早上起来泡杯茶,一家人吃几个春卷也很方便的。
志平感觉到母亲回去一趟,便把对金侠的不满情绪释放殆尽,或许是父亲劝过母亲,他们一家人能这样在城里有套房,媳妇有个稳定的工作,现在又有个女儿,就特别知足了吧?
天天面对金侠,所有的不满都是一件件小事引发的情绪反应。真的出去走走,看到车来车往的大街上和忙忙碌碌的行人,又全然忘了不快,只惦记着儿子的身体不好,只想着孙女的可爱听话。儿子和媳妇的事,那是他们的小家,又于她何干呢?
即便是在各种不满和担忧的情绪下,母亲依然努力做着每一道菜。她争取把团圆饭做得丰盛圆满,吃相狼吞虎咽,大人孩子都满意。
晚上莲莲又跟奶奶一起睡,孩子特别兴奋,一会儿跑进爸妈房间,一会儿跑到奶奶房间。电视里放着动画片,她幸福地要满屋子找一个人来倾诉她的新年快乐,一会对奶奶说,一会央求爸爸听她说话,一会又跟妈妈说悄悄话。
第二天,志平带着女儿贴窗花,孩子开心地大叫,窗花上的喜鹊,她在幼儿园学过喜鹊,“是一只会飞的鸟,报告好消息。”
女儿竟然记得幼儿园的知识,准确的表达出喜鹊的寓意。志平忍不住停下来看女儿,小小的人儿却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这时门铃响了,女儿连忙跑过去扒在猫眼上看一会,又回头说“是个男的。”
但她疑惑的神情又表示不认识,于是志平打开门,原来是父亲穿着厚厚的棉袄,带着个大毛帽,怪不得一莲不认识爷爷了。
父亲一进门就哈哈大笑,脱去棉袄和帽子,一莲也认出是爷爷,连忙跑过来告诉爷爷:“我家里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分享一点给你哦!”
爷爷并没有听清楚一莲说的一大串好什么,只伸手抱起一莲。一莲便扭着身子要下来,然后拉着爷爷去厨房,只给爷爷看好吃的。
“等会二丫头过来吃午饭。”母亲告诉父亲上午接了志芳的电话,说他们一家三个人在那边吃完早中饭就赶过来。
“哦哦,没事,我来帮你们。”父亲说着蹲在厨房择菜,金侠出来见过父亲,打了招呼,又带着一莲躲进房里。志平贴完对联窗花,便收拾饭桌,等做好的菜一样一样摆好。
他记得小时候团圆饭前,父亲会恭恭敬敬的敬守焚香,然后朝四方拜一遍,再开始吃。今天他见父亲来了,便让父亲再做一遍祭拜的仪式。
父亲连连摆手说:“今天你是主人哟!一切你安排。”
志平才恍然觉得自己已是一家之主,他要像父亲那样担起责任,保护好一莲的成长。
有些男人的责任,是在不经意的一刹那间觉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