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后,左思右想,还是不妥,劝太子吧,那孩子也怪可怜的,不劝吧,九族的脑袋都在皇上的小本本上记着呢!
这可如何是好?
效古先生愁得不行,思来想去只能去找玉娘。
他认为,如果还有一个人能把太子劝好,这人只能是玉娘。
他知道这对玉娘来说很残忍,但是,两人就这样耗着终究不是办法,这层窗户纸无论如何都得捅破。
至于捅破之后是迎难而上还是一刀两断,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
只是,这个话题终究太伤人,即便他身为先生,也找不到一个委婉的说辞去和玉娘沟通。
正在发愁之际,玉娘却先找到了他,说自己如今已经二十出头,总这样形单影只也不是办法,为免老无所依,想请他帮忙寻一门亲事,早日成家过安稳的日子。
效古先生愕然,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图。
这个心思玲珑又敏感的姑娘,当真懂事得让人心疼,恨只恨情深缘浅,造化弄人,有情人终究不能成双。
看着女孩子平静无波的脸,效古先生忽然有种说不出的难过,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过热血的感觉,此时却冲动地拍案而起。
&ldo;你别管了,这事交给先生,先生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你们如愿以偿。&rdo;
第614章欺君之罪
效古先生去见明昭帝,说自己已经和太子殿下谈过,太子并非只是对女孩子不感兴趣,对男孩子也同样没有兴趣。
明昭帝当场懵圈:&ldo;怎么会呢,他又不是和尚,也不是太监,二十岁的人了,怎么可能什么人都不喜欢,难不成是有什么毛病?&rdo;
效古先生差点笑出来,陛下可真逗,不但拿自家儿子和太监和尚比,还怀疑儿子有毛病,不愧是太子的亲爹。
&ldo;毛病倒不至于。&rdo;他忍着笑说道,&ldo;男孩子本就情感迟钝开窍晚,殿下从小被严格约束,所学皆是君子之行,治国之道,陛下的后宫又太过清静,没有乌烟瘴气之事,殿下不开窍也是正常的。&rdo;
明昭帝听他说得正经,品了半晌才觉得有问题。
&ldo;照你这么说,他之所以这样都怪朕没有广纳后宫了?&rdo;明昭帝眉头紧锁,一脸不悦,&ldo;韩效古你少来这套,明明就是你把朕的儿子教坏了,现在居然倒打一耙,扣朕一顶大帽子,你是不是找死?&rdo;
效古先生早有心理准备,一看这招不行,随即使出第二招。
&ldo;陛下息怒,陛下误会臣的意思了,臣是说,太子对感情的事反应迟钝,可能需要人为的引导来刺激他的情感反应,比如像民间有些大户人家,给孩子选个启蒙娘子什么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