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扫过众人:“林兮儿,你要组建一个专班,负责梳理这一轮事件中的所有处置节点,提炼成方法论,做一份报告直接上报省委办公厅。”
“这将成为我向省委、省政府主张‘文化治理先行区’建设的底稿。”
林兮儿点头:“我会抽调精干干部,同时将高校教授和平台内容官纳入文稿撰写团队。”
李晓薇此时补充:“我这边建议分三条线布局——对内建立文化应急机制,对外开展内容外交,对下建立与基层共建共治的社区文化平台。”
“文化外交?”一位市委秘书处的年轻干部皱眉。
“对。”李晓薇解释,“我们不能总等别人来报道我们,来定义我们。星城市要主动出击——将我们的文化产品、治理方式、青年氛围,向其他城市输出,向海外华人群体推广。”
“比如说0713事件的纪录片,我们可以剪辑成中英双语版,参加‘亚洲内容大奖’和‘釜山纪录影展’,再去与bilibili海外站、Youtube华语区谈合作发行。”
“这不只是文娱,而是文化公共产品的战略输出。”
李一凡轻轻一笑,点头:“我支持。”
这一夜,“舆论权力再分配”的新版本,在星城市初具雏形。
——
几日后,省委常委会议上,赵建国特意点名表扬李一凡团队:
“凡星不是一家普通公司,是新时代体制改革中的民间参与者典范。星城市不是一个地级市那么简单,是我们整个潇湘省新治理结构的预演基地。”
“0713事件的应对,我要给李省长的团队点个赞。这是一次地方治理与互联网协同的成功范例。”
会议结束后,省委组织部部长许宏志悄悄跟李一凡说:“你现在在省里名声很高,中央最近对中部文化治理高度关注,你这套‘星城试验’,很可能成为全国样板。”
李一凡只淡淡一笑:“样板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真能让‘文化不再边缘’,让老百姓信得过、愿意参与。”
——
而此时,在中央网信办某副局长的办公桌上,一份《星城市0713事件全链条应对纪要》已被标注为“特级关注材料”。
文末附加一句:“建议将星城市纳入国家级新媒体舆论治理协同试点单位。”
而李一凡,正在悄然推进他的又一场系统性变革——用文化之刃,切入时代治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