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省1000多名县级以上干部“初步画像”形成后的第一批“正向激励名单”:
?t中部某山区县委书记王正刚,连续三年群众满意度居全省前5%,项目完成率92%,县域财政绩效超额完成,推荐评级:A+。
?t衡南市纪委副书记张国威,三年信访结案率全省最高,内部互评无负面标签,推荐评级:A。
?t星城市财政局副局长李志远,推动财政云上线、绩效挂钩机制,推荐评级:A。
李一凡一眼扫过,随即拿笔在王正刚的名字后面圈了一个红圈,嘴角浮出笑意。
这是他当年在召阳县提拔的老部下,从副县长到县长,如今依靠真实政绩进入省级核心视野。
这正是他要的——体系内成长的“新式干部”。
—
然而与此同时,一份匿名报告也在网上传播:
“机器选人会不会让干部不敢冒尖?”
“平台打分是不是另一个形式主义?”
“真实干事的人未必数据好看,怎么办?”
面对这些质疑,省委宣传部迅速组织发言通稿:
“潇湘改革,不是算法崇拜,是信号刷新。”
“干部好不好,不再听汇报、看演讲,而是看群众说了什么,数据报了什么。”
“平台不能替代组织判断,但平台可以打破官僚默契。”
—
李一凡坐在深夜办公室,浏览着这些反馈。
他没有责怪这些质疑,反而给陈晓峰下达一条新的指令:
“组织一场‘干部新标准’全省讨论。”
“把正反观点都请进来,我要听到异议。”
“不能沉浸在改革者的幻觉中。”
—
七月初,潇湘全省将召开一次“组织制度改革务虚会”。
与会者除了组织系统、纪委系统、宣传系统核心干部外,还有来自省内外智库、清华、人大等公共政策研究专家。
而凡星智库也首次被省委正式邀请,作为第三方改革观察员出席。
李晓薇将带领数据建模、治理研究、舆情分析三组人员正式进驻改革研究组。
—
李一凡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夜色沉沉。
他知道,这一场“组织制度改革”,才刚刚开始。
比起湘北肃纪,那是战术;
而透明选官、平台治理,那是战略。
一个省的未来,取决于人。
而人的选拔方式,决定了一切。
他的目标不止于此。
他要的是——在潇湘打造一个“新时代干部制度样本”。
这,才是他作为重生者、改革者、省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