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地仙是不是正神 > 第74部分(第3页)

第74部分(第3页)

“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造恶业者自然归入三恶道,而福德则算在三善道,以福德深厚多寡以此为天道、人道、修罗道。福德仍在这六道轮回之中。修福德者得福报,就是所谓善有善报。”

“然而福德终有耗尽的一天,再大的福德也是如此,所以有漏。享福享尽,便是福德漏尽之时,再多的宝物也会离你而去,是以贫僧平日不太关注福德。”

“功德和福德看起来相似,然而本质不同。”

“但凡为了积累善功好方便飞升,或是出于其他目的特意前去行善,事后计算着善功数目,抑或是事后念念不忘沾沾自喜,恨不能全天下的人都知晓的,这种就是福德。比如许多修成天仙,而外功未曾圆满,不得不驻留人世的,他们一心修得的所谓外功就是此类福德。因为福分不足,即使道行足够也不能飞升,这时就得修福德以积攒福分。”

这话很好理解,就是那些专门为了做善事而去行善的,都是修的福德。

“功德则大不相同。行善之前,不曾有行善之目的,一切全凭自然而然,之后也不自居有功,也不挂念于心,更不以为自己在行善。这种功德,是无漏的,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道德修养,也因此不能以数目来计算。”

“功德无数目,只论高低,属于无漏之德行。”

周迅赞同着。

“功德这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外人是瞧不出来的。所以咱们仙人飞升也只看内功外功,没有谁看功德高低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功德,倒是和神人的境界类似了,功成而不自居,正是无为之道德果然当初老君出函谷关,教导了释迦尊者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啊!”

“若不然,你佛门所说功德,怎么和老君的无为之道德这么像呢?”

这话就不好接了,牵扯到道统之争论,即便是法海也不好回答是否,只好避而不谈。

此事是一桩公案,当初西方教改名佛教,要广传佛法,教人解脱诸多苦难,与道门冲突,因此道门中人编纂了老君出关度化释迦尊者的事迹。

为了传法中原,佛门也舌灿莲花,大肆编造许多神话,要压过本土道门。

为此两家辩法数次,道门输多胜少,不得不拉上儒教,形成三家分立之局面。

“周施主,这种话,在我面前说说就好,可不能当着其他僧人的面说。”

“哈哈,法海你果然是真和尚,不说了不说了。”

第七十三章道统

“雪落啊,我从前好像没跟你说过我这一脉道统?”

“对啊,哥哥你没说过。”

雪落做出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挺着胸脯,正襟危坐。

趁着今日谈兴不错,周迅又对雪落普及常识。

“此世仙人道统大约有三处根源,一处来自上古神人下凡所传,包括五方上帝都有道统传承,轩辕黄帝便是得九天玄女之法,得以长生;其二,便是先秦时期,许多方士研习长生导引之术,外丹法门便是那是兴盛,而今许多海外散仙就是先秦方士之道统;其三,就是老君出世,道门以此兴起。”

“古仙修行之理念,与而今大有不同,去处也不同。轩辕之时,仙人多飞升五方上帝各自所造仙界,而非如今的紫霄仙域。”

“我这一脉道法论及根源,还在老君之前,可以算是糅合先秦方士与上古水仙,又吸纳一部分老君之学说,经数十位先辈修缮,到我这一辈补全。不过论及理念,还是更贴近上古水仙,以后飞升,可以选择去往五方上帝所在或者紫霄仙域。”

“以后别人问起,你大可自称古水仙道统,面上也光彩些。”

这话当然是托词,然而经周迅过手一次,假的也做成了真的,就是拿给法海看,也没什么破绽。

那边法海其实很在认真听着。

他与周迅相交三年,其实不曾问过周迅的师门传承。

平时见过周迅出手几次,也只觉得周迅一身道法不似当今,颇类古仙,今日一听,倒是映证了法海往日想法。

周迅又想起一事,问法海。

“我这次来半步多,是为了等一位同道,他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在家居士,颇精通佛法,法海你来时可是见着了?”

法海笑着回答:

“可是那边开法会的菩萨吗?自是见着了,贫僧还听他讲了会儿经。”

“凡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都能称为贤位菩萨,不管修为高低与否。以你之间,这位古月菩萨,距离证入初地菩萨果,还有多远?”

这种事情,还得内行人来看。

法海果真想了好一会儿,才微微皱着眉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