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以复兴乡村为己任,屡办屡辍,屡辍屡办,几度更名,数次搬迁。”
“抗战西迁路上,师生耕读不辍,住土房,吃杂粮,点油灯,共体时艰。”
“怎么到了后世,竟成了这般模样?”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感慨着。
两把菜刀见先生面色不佳,劝道:“大帅,生气就骂两句,别憋在心里,憋坏了身子。”
“大帅”是两把菜刀对他的专属称呼。
自从会师后,一直到两把菜刀去世,在大多数场合,包含公开场合在内,都是这样称呼他的。
盖因两点,其一,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其二,若是嫡系这样称呼,先生肯定会生气怒骂,可这是两把菜刀。
这不是随意想出来的称呼,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两把菜刀的团队。
数军会师,作为常年游历在外,并且不算“根正苗红”的部队,他们是很怕的。
所以这个称呼一为表忠心,二为试探。
先生接受这个称呼,就代表着一视同仁,至少不会太过于偏袒。
两把菜刀的团队,就可以安心了。
而且这个称呼也只有两把菜刀可以用,毕竟他可以说自己呆在军阀部队十数年,有些称呼上的小毛病改不了,大家也不会过于苛责。
在聊起那段时间的军队,很多人对一、四如数家珍,但对二的印象很模糊。
大抵就是因为二跟着一。
先生评价他:忠于党,忠于人民,斗争坚决,联系群众。
这个时候,也就只有两把菜刀,可以站出来劝慰先生一句。
不过先生只是摆了摆手,随后笑了笑:“想事情的时候,总喜欢抽烟。”
“现在把烟戒了,很多事情想不明白咯。”
闻言,两把菜刀不再劝,只是从怀中偷偷摸摸拿出一根红辣椒。
“抽不了烟,就吃辣椒嘛。”
他还对先生和准备走上前来的护士做了个鬼脸:“吃根辣椒,不影响身体,这可是我自己种的。”
闻言,先生也侧过头,对护士做了个鬼脸,“这是我从他手里抢的,不是他给我的。”
护士也被逗笑了,“古代史官,尚且知道据笔直书。”
先生笑了笑,把辣椒放回贺龙手里,又一把抢了过来,“这下,确实是我抢的咯。”
护士笑道:“先生,您总是这样。”
是啊,他总是这样。
他就是这样。
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他也是个普通人,会哭会笑,有起床气,有时还有点孩童气的,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