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有人道:“此功甚巨,应交由司官签议拟办。”
手持呈文的主事道:“正是。”随后将呈文放在桌上红底筐中,待明日一同交付武选司员外郎。
廊廨又陷入安静。
屋外风雪更大,疾风吹过廊廨,发出尖啸,硕大雪花砸在窗棂上,朴朴作响。
红罗炭也压不住窗外寒意,一名离门窗近的主事,起身搓手。
一年老主事对廊廨外吏员道:“再端一盆新炭来。”
搓手的主事道:“旧炭还未燃尽,就换新炭,有些靡费吧?”
年老主事道:“身子暖了,头脑才清楚,更好地为朝廷效力,些许炭火而已,不算靡费。”
不一会吏员拿来新炭,新炭烧正的火红,刚端进来没多久,房内又变得暖意融融。
搓手主事便坐下,继续翻看公文。
有人感慨道:“这才刚入冬,天气便如此寒冷,不知熬到春天,要冻死多少穷苦百姓。”
年老主事道:“近几年来的冬天,大多酷寒如此,也说不上什么好坏来。”
“哦?冬天酷寒,莫非还是好事?”
年老主事抬头道:“自然。方一入冬,京城已下此等大雪,辽东只会更甚,若能多冻死些建奴,自然就是好事。”
有人接道:“要我说,没有这寒冬,就没有蒙古降卒,袁经略此战就算依旧阵斩八十余级,也要死伤不少大明将士。
至于百姓冻死冻伤,那是户部该操心的,我们身为兵部主事,自然首忧兵务才是。”
“此言有理。”其余主事皆颔首称是。
“哟,今儿是怎么了,又来一份报功呈文。”
这话一出,吸引了屋内全部主事的注意:“还是辽东的?”
“不是,这份是南边来的。”
“南边?”众主事一时发愣。
南边也没战事啊。
“是剿海寇的,两广总督转呈上来的。”
那主事从层层批文依次往前看去,只见呈文上有两广总督、福建巡抚的批示,呈文竟是南澳副总兵写的。
年老主事手捻胡须,思索道:“南澳副总兵?我记得月前,他已经呈上过一道报功呈文了,说是剿灭了一个姓李的大海寇。”
“正是,上一道呈文,刚递到内阁,还没发回地方,这么快又建了新功?”
拿着呈文主事显然也有些不信,毕竟东南水师是什么德行,他们做为兵部主事,或多或少都是知道的。
这次南澳副总兵剿灭的是一伙叫李忠的海寇。
这伙海寇刚在黄岩洗劫了一个大户,带着满船财宝向南逃窜,途径南澳岛,被副总兵派兵截杀。
斩首五十八级,并缴获海寇鸟船三艘,大户府邸财物一箱,其余都随海战,沉入了海底。
呈文所言首级、财物,均由两广总督勘验。
可谓是板上钉钉。
众主事将呈文检查数遍,没有任何问题。
那年老主事感慨道:“北有袁经略,南有马总镇。想不到我大明又出了个俞大帅般的人物。”
拿着呈文主事环顾四周,说道:“若诸位同僚无异议,我就签议允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