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暴君靠打脸追我 > 第127章 天工开物非为神授(第2页)

第127章 天工开物非为神授(第2页)

她默默受了这一礼,只道:“格物致知,墨家本分。”

翌日清晨,雨势渐微,但整个咸阳城却因一夜之间的“引洪入田”而沸腾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看着自家干涸的土地被清冽的渠水浸润,脚踩下去,泥浆微陷,沁出凉意;水波轻漾,映着初阳泛金;有人蹲下掬一口尝,竟甘甜微涩,带着火薯根茎的气息。

他们无不额手称庆,高呼“陛下圣明”、“赤壤君神人”。

我没有理会外界的喧嚣,只是命苏禾将一份连夜整理的《夜郎微气候调控初录》抄本送入工师署,并附上一道清晰的批语:“请墨鸢教习牵头,会同工师署、太医署、少府监三署,依此录推演岭南、敦煌两地引水增湿之适用性及潜在风险。凡新技术,必经三署会审,方可列档推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举并非求快,而是立规。

我要让这超前的知识,以最严谨、最稳妥的方式,融入这个帝国的骨血,成为可以传承百代的技术标准,而非我一人之奇谋。

我放下笔,揉了揉酸胀的眼角。

一夜未眠,心绪却异常清明。

外面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但我深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日影西斜,案头的烛火被点燃。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轻叩之声——李斯的心腹到了。

密信展开,字迹急促:宗正卿联合几位旧族元老,正在酝酿风声,说您‘兴妖术,逆天改律,致淫雨连绵,乃不祥之兆’,打算借三日后的春祭大典,请祝官于太庙向陛下发难。

我看完密信,只觉可笑。

这些人,永远只会将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归于鬼神,将“天道”挂在嘴边,却从不敢睁眼看看那些在冬天活活饿死的百姓,究竟是死于“天罚”,还是死于他们的不作为。

我没有正面迎战的姿态,反而立刻写了一封奏疏,快马呈入宫中。

我的奏请很简单:为感念上天降下甘霖,我请求在春祭大典上,增设一“开春泽坛祈雨礼”。

但主持此礼的,不请巫祝,不设祭品。

当学生抬上沙盘时,宗正卿厉声喝止:“此乃亵渎天地之举!岂容伪术乱礼!”

我不慌不忙道:“既言亵渎,那请大人亲至坛前,观其理,辨其真。若不能成雨,我当场自缚请罪。”

扶苏低声劝父:“儿臣以为,与其禁言,不如示众。理越辩越明。”

嬴政冷笑:“正要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通天之道’。”

春祭当日,万众瞩目之下,我一身素衣,登上高台。

学生们用沙盘模拟出云贵山川地势,又在高处架起一口巨大的铜雾盘,盘下燃起炭火,烘烤着浸透水的湿布,热气蒸腾而上,带着潮湿的焦味;很快,白茫茫的“云雾”在沙盘上空聚集,缭绕如仙境。

再将一块从冰窖取来的巨大冷石悬于“云雾”之上,片刻之后,奇迹发生——一滴滴清亮的水珠从冷石上凝结、滴落,汇入沙盘上代表“关中”的陶皿之中,叮咚作响,宛如天籁。

“诸位乡亲,陛下子民!”我朗声道,声音传遍整个广场,“此非祷也,非巫术,乃‘知天而顺之’。水遇热升,遇冷降,此乃天地至理。夜郎梯田蓄水,日光蒸腾,便成云雨。我大秦所为,不过是效法自然,引水、蓄水、用水,让每一滴甘霖,都能润泽禾苗,而非空流于江海!”

说罢,我亲手端起那盛着“人造雨水”的陶皿,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缓步走到一盆早已备好的火薯苗前,将皿中水缓缓浇入。

土壤吸水时发出细微的“嘶”声,嫩绿的叶片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这场来自人间的甘霖。

围观的百姓先是死寂,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

对他们而言,能让地里长出东西的道理,才是真本事!

消息如风一般传开,甚至远在边境的戍卒中,都开始传唱起一句新的俚语:“不拜雷神拜雾盘,一勺清水胜香烟。”

宗正卿一党的发难,消弭于无形。

戌时将尽,夜色浓稠如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