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时代洪流下的个人选择 > 电话亭的争吵(第2页)

电话亭的争吵(第2页)

电话亭的争吵

时间,在争吵和哭泣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投币口传来“嘟——”的、提示余额不足的尖锐长音,紧接着,电话被自动切断了。

听筒里只剩下“嘟嘟嘟”的忙音,像一声声冰冷的嘲笑。

张建设还保持着那个握听筒的姿势,僵立在闷热恶臭的电话亭里,许久没有动弹。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别的什么液体,正沿着他深刻着皱纹的脸颊,无声地滑落。

南方的夏夜,工棚像一个巨大的、散发着恶臭的蒸笼。白天的酷热被潮湿的水泥地吸收,到了夜晚,再混合着几十号男人的体味、汗臭、脚臭和廉价烟草的焦油味,加倍地蒸腾出来,黏稠地糊在每一个角落。蚊虫在昏黄的灯光下成群结队地飞舞,寻找着可以下口的目标,嗡嗡声不绝于耳。

张建设瘫在自己的下铺上,连脱掉那身被汗水浸透的工装的力气都没有。电话亭里妻子那混合着哭腔和指责的声音,还在他耳边嗡嗡回响,与车间里电批的尖叫、工棚里的嘈杂混乱地交织在一起,让他头痛欲裂。他闭上眼,只想尽快坠入无梦的睡眠,暂时逃离这令人窒息的一切。

然而,同工棚里那个自称“赵老板”的男人,显然不打算让这个夜晚平静地过去。

“赵老板”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干瘦,眼窝深陷,一双眼睛却异常活络,闪着一种与这工棚环境格格不入的、近乎亢奋的光。他以前是北方某个小县城供销社的副主任,据说因为“经济问题”下了海,折腾过不少买卖,最后都赔了,不得已流落到这电子厂打工。但这并不妨碍他每晚都以“老板”自居,向工棚里这些大多是初次离家的年轻工友们,贩卖他那些真假难辨的“光辉历史”和“发财门路”。

此刻,他正盘腿坐在他对面的上铺,唾沫横飞,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你们是没见到!当年老子在东北倒腾木材的时候,那钱赚的,就跟捡树叶一样!一顿饭,吃掉你们半年工资!那俄罗斯娘们,啧啧,皮肤白的,跟牛奶似的,一个个往身上贴!”他用力挥舞着手臂,仿佛眼前就是成堆的钞票和异国美女。

几个刚出来打工、没什么见识的小年轻围在他床边,仰着头,眼睛里充满了对那个遥远、奢华世界的向往和崇拜。

“赵老板”瞥了一眼对面下铺闭目躺着的张建设,见他没什么反应,声音不由得又提高了八度,象是故意要说给他听:

“要说啊,这打工,就是最没出息的出路!累死累活,看人脸色,挣这几个血汗钱,够干啥?”他啐了一口痰,精准地吐在床下的空罐头盒里,发出“铛”的一声响。

“人呐,就得敢想敢干!得有魄力!得像我们张哥这样——”他突然把话头引向了张建设,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恭维,“张哥可是正经大国营厂出来的老师傅!有技术!那是宝贝!窝在这流水线上拧螺丝,简直就是龙游浅水,虎落平阳!”

张建设的眼皮颤动了一下,但没有睁开。“大国营厂”、“老师傅”、“有技术”……这些曾经让他骄傲的词汇,此刻从“赵老板”嘴里说出来,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讽刺意味。

“赵老板”见张建设有了反应,更加来劲,他压低了些声音,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神秘感,对着张建设的方向,也对着那几个年轻工友说道:

“张哥,不瞒你说,我最近正寻摸着一个好门路!绝对赚钱!”他搓着手指,做出数钱的动作,“就是缺你这样的技术人才把关!怎么样,有兴趣没?咱俩合伙干!我出路子,你出技术,用不了半年,保准比在这破厂子里熬十年都强!”

黑暗中,张建设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在快速转动。“合伙干”、“赚钱”、“比熬十年都强”……这些词语,像一颗颗火种,投进了他那片被现实冰冻的、名为“不甘”的荒原。

他想起了下岗时亲戚的冷眼,想起了工会门前水泄不通的绝望人群,想起了妻子在电话里的哭诉和女儿那双渴望的眼睛,更想起了自己这双曾经创造过精密零件、如今却只会机械拧螺丝的手。

难道,他这辈子,真的就只能像一头被蒙住眼睛的驴,在这看不到尽头的流水线上,一圈一圈地走到死吗?“赵老板”的话,或许有水分,或许不靠谱,但……万一是真的呢?万一,这真的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让他重新找回尊严和价值的机会呢?

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毒药,开始在他近乎麻木的心底,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那毒药带着诱人的甜香,暂时掩盖了现实的苦涩,也麻痹了他作为技术工人固有的、对“赵老板”这种江湖客的警惕。

他没有立刻答应,甚至没有睁开眼。但他那原本僵硬的、透着绝望的背影,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些。胸腔里,那颗被生活重压得几乎停止跳动的心脏,也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危险的兴奋剂,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地搏动起来。

工棚外,不知哪里的野狗在凄厉地吠叫。蚊帐里,“赵老板”还在滔滔不绝地描绘着他的宏图伟业,声音在闷热的夜色中飘荡,像海妖的歌声,诱惑着迷失的航船,驶向未知的、可能布满礁石的彼岸。

这一夜,张建设彻夜未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