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是政府机关的体面人呢,做出来的事儿一点都不体面。我妈说,哪天冯大爷老两口要是干不动了,那帮子女肯定就不上门了,还跑得比谁都快。”
小石头醒了,谢姎给他洗了小屁屁、换上干净尿布,把炕几挪到边上,把小石头抱到炕上,轻柔地给他做起全身按摩。
谢家其他卧室睡的都是老式架子床,倒是堂屋盘了一张炕,是谢爷爷还在世时出钱盘的。
谢奶奶每到冬天手脚冷,晚上能用汤婆子暖被窝,白天总不能也这样吧,她又喜欢做针线,一坐就是个把小时。
于是,谢爷爷就把堂屋布局改造了一下,堂屋隔成南北两间,一堵墙连着南边的炕和北边的锅灶。冬天,灶里生着火,热烟沿着墙里的镂空管道通到墙那头的炕底,旋转一圈再顺着烟道飘出烟囱。不仅暖了炕,整间堂屋都暖烘烘的。
夏天不需要暖炕,就把烟道口的铁片拉下来,这样锅灶依旧可以烧火做饭,但热烟不会通往墙那边,而是顺着烟囱直接往上走。
有了这张炕,谢奶奶的冬天几乎都是在堂屋度过的。
早上起来烧水做饭,就把炕暖热了,老太太坐炕上做着针线活、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别提多舒坦。
至于卧室为什么不盘炕……别问,问就是没那么多砖。
但话说回来,谢家能在堂屋盘一张炕已经是8号大杂院独一份了。
谢家房间多、房间大,换成东西厢房和耳房,就算买到了足够的砖,想在堂屋修炕也没空地儿。
就是郑苗苗家也没在客厅盘炕,不过他们家是因为苗兰喜欢新式家具,譬如能坐四个人的长沙发。
长沙发两侧还各配了一把单人沙发。
有了沙发就得配茶几,这么一来哪还有空间盘炕。
郑苗苗前世是地道的北方人,习惯盘腿坐炕上,所以很喜欢谢家的堂屋风格,太像她老家了。
这不见谢姎抱着小石头来到炕上,她也跟过来帮忙守炕沿,一边看小石头费劲巴拉地翻身,一边继续吐槽:
“还有人多管闲事地让我爸妈再生一个,也不想想生的多有什么用,孝顺的一个就够了!”
郑苗苗也不知道为什么穿越后她会变得如此八卦,以前在国家队训练的时候,也没这样啊,大概是……绑定了一个吃瓜保命系统?
谢姎赞同地点点头:“什么都是在精不在多。”
“对吧?还是姎姎姐懂我。”
“……”
谢姎有点想扶额。
不是说国家一级铅球运动员吗?为什么相处下来,像个娱乐八卦爱好者?
这时,外头传来一阵喧哗,好似有人在吵架、有人在劝架。
“我出去看看。”
为了保命迷上吃瓜的郑苗苗同学短短几日就养成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赶赴吃瓜第一线的惯性,哧溜就出去了。
谢姎倒是不用出去也能吃瓜——意识海还有个爱吃瓜的主系统。
【宿主,是王玉梅和罗彩凤两人为了争东耳房前面那块空地在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