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去吧,莺,你也去,帮忙解除一下囚禁舱。”
“知道了。”
费拉里斯离开后,会议室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先前争论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隐隐的兴奋。
伶第一个开口,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我们要以南三角座mx星系为堡垒和基地,补充损失的星舰?”
“没错。”砾岩终于正面给出了答案,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在主屏幕唤出星图,手指点在南三角座mx星系的位置上,那里瞬间被高亮。
“既然回不去,我们就自己打造一个堡垒!下联现成的工业体系,正好为我们所用。他们有资源,有工厂,有技术工人,而我们——”他环视众人,眼中闪烁着隐隐的光芒。
“有决心,有五艘‘谷雨’级战列舰作为核心武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他们无法想象的技术底牌。”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资源,需要重建一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大的舰队。”砾岩的声音斩钉截铁,“南三角座mx星系,就是我们新的的起点。”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
绝望的死局被打破,一条充满挑战却也蕴含着无限可能的道路,在众人面前铺开。
尽管前路依旧荆棘密布,但此刻,希望的火种已经重新点燃。
砾岩看着星图上那个即将成为他们新家的星系,目光坚定如磐石。
“传令,调整航向,目标——南三角座mx星系。”
“明白。”众女齐声喝道。
各项事情安排就绪后,砾岩终于闲了下来。
他迫不及待地赶到机库旁的工作室,调出“编织者”的图纸,开始贪婪地阅读起来。
渐渐地,砾岩的表情开始不自然起来。
这套图纸,与其说是一件设备的工程蓝图,不如说是一系列关于宇宙底层规则的“作弊代码”。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超越常规物理理解的步骤:
第一步,量子场共振与信息读取。
“编织者”并非通过发射某种“力”或能量去“抓取”原子。
它的首要步骤,是与目标区域的量子真空本身建立共振。
它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调音叉,其核心会发出一种极其特殊的、弥漫于更高维度的“谐波”,这种谐波能与特定范围内(最远能达到数百亿公里)的量子场背景产生深度耦合。
在此状态下,目标区域内每一个基本粒子(费米子)和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玻色子)的量子态信息(包括位置、动量、自旋等)都会被瞬间扫描并映射到“编织者”的核心计算矩阵中。
形成一个实时更新的、近乎完美的“物质分布全息图”。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探测”,而是直接“阅读”宇宙本身的底层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