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少女前线 指挥官 > 第1332章 人形技术的结晶(第1页)

第1332章 人形技术的结晶(第1页)

那片隐秘地嵌在装甲缝隙里的传感器阵列,在司令部的全息投影中骤然显露出军工设计那令人惊叹的精密肌理。

它绝非简单的镜头与天线的粗糙拼凑,而是一套支撑起全域感知职能的核心载体,是ak-12之所以能成为战场之眼的根本。

其外罩包裹着的是军工级蓝宝石,然而这并非寻常光滑的平面。凑近观察,便能看到其表面布满着微米级的防滑纹路,这些细密的刻痕并非为了美观,而是为了在遭遇冲击时能够有效分散应力,避免镜面直接碎裂。

其边缘更是被细致地打磨成钝角,巧妙地兼顾了多种极端战场需求:既能抵御战场上四散飞溅的弹片与尘埃的刮擦侵蚀,又能在直面高温炮火的洗礼中保持卓越的光学稳定性。

哪怕被硝烟里那些附着力极强的硫磺微粒与油污沾染,它也能最大程度地维持镜头的清晰捕捉范围,确保关键信息的传递不受影响。

如果指尖真能触碰到这全息影像里的外罩,大抵会觉察到那份不同于普通金属的冷硬与坚韧。

那并非简单的材质堆砌,而是经过千百次严苛的抗冲击测试后,才最终定下的恰到好处的厚度与弧度,每一毫米的增减都关乎着在极限环境下的存续与失效,每一道曲线都凝聚着设计师对战场残酷性的深刻理解。

当这套精密的传感器阵列启动时,空间中没有刺耳的嗡鸣,只有模块边缘一圈淡蓝色的指示灯,以一种精准的节奏同步闪烁。

那微弱的光芒,如同生命脉搏的跳动,与主控制台的呼吸灯频率隐隐呼应,像是在与更上层的指挥系统完成着一场无声而精密的校准,确保所有数据流的通道畅通无阻,指令的传递精确无误。

随后,阵列以肉眼几乎难以辨别的微小幅度开始缓缓转动,每一次旋转都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沉稳。它以每秒十二次的惊人频率,进行着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全域扫描。

这扫描并非线性,而是一种复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从正前方被战火摧残的断墙后方,那模糊不清的阴影中可能潜藏的敌人踪迹,到侧后方埋在废墟瓦砾之下、微弱却持续不断的信号源;再到头顶低空掠过、扰乱通讯的电磁干扰波,甚至连空气中细微的粒子浮动都能被捕捉。

每一次扫描都如同张开一张无形的、无孔不入的巨网,在足足八公里的覆盖半径内,细致而精准地铺开。

这不仅仅是探测,这是一种主动的、对战场脉络的深度解析与掌控,将一切可能的威胁与机遇,都呈现在ak-12的钢铁意识之中。

这八公里的疆域,绝非一个冰冷的抽象数字,它更像是一个无形的囚笼,一个被ak-12严密编织的感知网络,将整个战区核心区域尽数囊括其中。

从前沿阵地那些被炮火反复犁过的散兵坑,到后方补给线上临时搭建的据点,乃至隐秘的废墟深处,但凡在这片被赋予了“绝对监视”意义的疆界之内,任何目标都难逃其无情的捕捉。

在这片被战火反复蹂躏的焦土上,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威胁,而ak-12的感知半径,将这一切都纳入其冰冷的审视之下。

那镶嵌于军工级蓝宝石外罩下的光学镜头,并非寻常的观察之眼。它被赋予了穿透迷障的魔力,能够轻易刺破硝烟里弥漫的粉尘,那些因战火焚烧而四散漂浮的黑色颗粒,在它眼中也无法构成有效的遮蔽。

甚至在黎明前,大地上蒸腾而起的最浓重雾霭,也无法阻挡其视线的穿透。

它能将断墙后方,那些因寒冷、恐惧或受伤而蜷缩的热源目标,从晦暗模糊的背景中精准剥离。

呈现在ak-12核心处理器中的,不再是模糊不清的光斑,而是清晰到足以分辨出目标所持武器的轮廓,甚至能通过热源分布的细微密度,推断其是否穿着沉重的防弹衣,乃至其防护等级几何。

这是一种洞悉表象、直达本质的冷酷审视。

而深埋于地底,被坍塌的混凝土碎块重重覆盖的电磁信号源,那些即便因线路受损而泄漏出的微弱电流,在ak-12超敏感的传感器捕捉里,也会显露出如同鬼魅般的淡紫色轨迹,无声地宣告着自身的存在。

就连那些刻意用精密伪装网细致遮蔽的装甲单位,其金属外壳在特定波长下反射的微量冷光,或是引擎熄火后,哪怕只有零星散发的残留余热,都会成为被精准锁定的标记。

这种捕捉,从来都不是基于运气或概率的模糊判断;它根植于一套极致优化的军工级算法的无情筛选,能够自动过滤掉岩石反光、枯枝燃烧的虚假热源,以及战场上无数的干扰信号,只留下那些真正具备威胁、可能改变战局的目标痕迹。

这是一双永不疲倦的眼睛,一个永不妥协的判断者,它的存在,便是为了撕开战场最深沉的伪装,将残酷的真相彻底暴露。

这些感知数据正以近乎严苛的节奏跳动。

红色光点标记的敌方单位,并非整齐排列的圆点——威胁等级高的目标会带着短促的闪烁,频率随其移动速度加快而变密;威胁等级低的则保持稳定的暗红光晕,像蛰伏在屏幕角落的影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