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司令看着屏幕里空荡荡的天空,小声问林毅:“林哥,这么远的距离,咱们怎么确定导弹没偏航啊?”
林毅说道:在飞行路上隔一段距离就有地面人员在观测,然后随时汇报方位。”
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操作员的声音:“导弹即将进入末端制导阶段,距离目标还有一分钟!”
广播里传来操作员的声音再次传来:“命中目标!“
“命中目标!温压弹杀伤效果超出预期!”
靶场观测员兴奋的大喊声透过广播传遍观测点,“根据初步测算,冲击波杀伤范围达
800
米,掩体破坏率
100%,目标区域氧气浓度降至
1。2%(正常空气氧气浓度
21%),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观测点里瞬间爆发出欢呼声,刘司令激动地抱住身边的贺司令,大声喊道:“成了!咱们真的成了!以后小鬼子再敢集群冲锋,就让他们尝尝温压弹的厉害!”
赵建亮拿着一份初步战报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各位领导,靶场初步勘察结果出来了,温压弹的杀伤效果比预期好
30%,尤其是对掩体目标的破坏,完全达到了实战要求!”
王教授凑过来看着屏幕里的大坑,眼神里满是惊叹:“固体燃料的推进效率比我们预想的还高,要是以后能改进制导系统,精度还能再提高!”
林毅笑着说:“改进的事就看你们各位专家了,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和资料找我,我尽量想办法给你们提供,今天这两场试射我们可是有了‘大杀器’!”
五个小时后一架战斗机就送来了靶场那边的视频资料,视频里的靶场
——
那些稻草人
“士兵”、牛羊、掩体,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突然,屏幕里闪过一道刺眼的白光,紧接着,一团橙红色的火球在靶场中心炸开,巨大的冲击波以火球为中心,像水波一样向四周扩散。沙袋堆砌的掩体瞬间被冲垮,里面的牛羊被抛向空中,周围的稻草人
“士兵”
更是被撕成碎片。
火球持续了足足五秒钟才渐渐变暗,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色的烟雾,烟雾下方,靶场中心出现了一个直径约
50
米的大坑,周围几百米内的草木全都被烧焦,牛羊的尸体散落一地,部分掩体只剩下残骸。
老将看着屏幕里的靶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林毅的肩膀:“这温压弹太厉害了!林毅,你立了大功啊!有了这两种导弹,咱们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林毅看着屏幕里的景象,心里也满是激动。他知道八路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
“杀手锏”。
视频画面还停留在博格多靶场的焦土上,钱教授就率先挤到林毅面前,手里的笔记本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笔尖悬在纸上,眼神里满是急切:“林顾问,刚才看杀手锏
1
型导弹威力也不小,可它现在得靠固定发射架,要是遇到紧急情况,转移起来太费劲了。
我琢磨着,这导弹能不能也搬到发射车上?要是能成,机动性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对付日军的移动据点也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