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大留下帮老婆婆,张玉一个人出去了。
他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
今天天气不错,还未好好逛逛,这里可比镇上大多了。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贩,有卖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的,还有卖书籍字画的。
走着走着,张玉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他闻声望去,发现不远处有一座茶楼。
琴声正是从茶楼里传出来的。
张玉心中一动,便朝茶楼走去。
张玉走进茶楼,发现里面坐满了人,大家都在静静的听着台上的琴师演奏。
琴声婉转悠扬,仿佛能穿透人心,他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清茶,静静的听着琴声。
琴声结束后,茶楼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张玉也跟着鼓掌,心中对这位琴师的技艺赞叹不已。
他看着那位琴师。
琴师穿着素雅的长衫,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气,显然也是个读书人。
他突然发现,自己除了读书,好像其他的,他都不会。
正当他陷入沉思,自我怀疑时,茶楼的小二走了过来,笑着问道,“客官,可要再来一壶茶?”
张玉摇摇头,放下钱,起身出去。
随后,他又来到老婆婆说的地方。
这里聚集了很多学子。
他们穿着长衫,聚集在一起,低声交谈,或者高声辩论,气氛很是热烈。
张玉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这些学子们谈论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在讨论四书五经,有的在辩论朝廷政策的利弊,还有的在分享自己游历四方的见闻。
讨论什么的都有。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瘦高,面容清秀的学子注意到了张玉,笑着朝他招了招手。
“这位兄台,既然来了,何不一起坐下聊聊?独听不如众论嘛。”
张玉一愣。
他走到学子身旁坐下,好奇道,“我都这把年纪了,你不嫌弃?”
那学子听了张玉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张玉的肩膀。
“兄台说笑了!读书人之间,何曾以年纪论高低?学问无长幼,达者为先,况且,我看兄台气度不凡,定是有见识之人,何必自谦?”
嘿,有眼光。
张玉咧嘴一笑,“你很有眼光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