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宁军的主力压了上来,贝德鲁深知大势已去。
为了尽量减少损失,贝德鲁只能下令己方断尾求生。
他下令大军抛弃步兵,将剩下的骑兵全部汇聚起来,准备撤出战场。
但是,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
关宁军的骑兵可要比他们多多了,贝德鲁这边一动,吴应麒便派人迅速跟上了。
一但被骑兵黏上,再想要脱离,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吴应麒看着前方,己方的骑兵如同山洪倒卷般席卷战场,脸上终于绽放出了笑容。
……
大明光复五年初,关宁军终于取得了拉合尔大捷的决定性胜利。
斩首四万余,俘获无数。
莫卧儿帝国在印度北方的主力部队被几乎全歼。
只有少量精骑撤出了战场,撤往了德里。
然后,吴应麒便开始率领关宁军主力南下,直扑德里城。
但当吴应麒率部抵达德里城的时候,德里城已经人去城空,变成了一片废墟。
贝德鲁在撤出拉合尔战场之后,便迅速撤回到了德里。
奥朗则布在得知拉合尔大败的消息之后,瞬间便得出了结论,德里应该是守不住了。
当即便下令撤出德里南迁!
吴国贵和王辅臣则是当机立断,带兵追击,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吴应麒当即下令大军入主德里,并向新山海关方面报捷。
只是,吴应麒刚刚进入德里还没多久,便接到了吴国贵传回来的败讯。
他和王辅臣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由于追的太过深入,一时不察中了埋伏。
追击部队全军覆没,王辅臣战死沙场,没于乱军之中,甚至尸体都找不到了。
吴国贵侥幸只带着数十残兵侥幸撤出战场。
吴应麒闻言,心中虽然恼火,但也没下令大军发兵追击。
因为,关宁军虽然精锐,但一年多的征战下来,几乎没有休息,再精锐的部队也扛不住这么造。
而且,吴国贵和王辅臣的这一败,也是使得关宁军接连大胜而铸就的赫赫军威消失不见。
关宁军上下都打不动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奥朗则布从南印度抽调的精锐部队也是增援到位了。
关宁军也打不下去了!
现在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守好德里。
甚至是退守拉合尔,以确保可以拿下恒河平原。
而不是继续贪功冒进!
……
只是,吴应麒不想打下去了,想要放缓大军的攻势。
可憋屈了这么长时间,被关宁军压制了这么长时间的奥朗则布,却不是这么想的。
奥朗则布在南方来的援兵抵达之后,便开始筹备起了对德里的反攻。
奥朗则布率兵抵近德里,吴应麒派兵迎战,稍有败迹!
但由于关宁军都是骑兵,且没有遇伏,是故,伤亡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