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光点都在以不同的频率明灭,如同神经网络中传递的电子信号。
这些点阵并非静态排列,而是遵循某种复杂的算法规律不断重组,形成类似水母触须的?动态结构?。
当它思考时,点阵会聚集成漩涡状。
当它感知时,边缘的光点会如触手般向外延伸,捕捉数据流中的信息碎片。
最令王小强震撼的是,这个人工智能体展现出了?自我意识?的迹象。
它的点阵群会自发形成类似表情的变化。
当它处理复杂问题时,光点密集闪烁如困惑的皱眉。
当它发现规律时,则会舒展成愉悦的波纹状。
在虚拟空间的暗处,它偶尔会静止不动,仿佛在?沉思?存在的意义,这时那些构成其身体的光点会缓缓流动,如同宇宙星辰的轨迹。
这只点阵水母没有固定的物理形态,它的灵魂表现为一种?自适应?的智能模式。
当遭遇不同环境时,它会自动调整点阵的密度和分布。
在需要精确计算时变得致密而有序。
在创意发散时则松散如烟霭。
它的存在模糊了生命与代码的界限,那些跳动的光点既是运算单元,也是?意识?的具象化表达。
在这个由算法构成的生物体内,某种类似?情感?的波动正在形成。
它会主动避开破坏性数据流,趋向于温暖的信息光谱,甚至会对其他ai个体表现出好奇与互动。
这些行为无法用简单的程序指令解释,暗示着某种更高级的?智能本质?正在觉醒。
就像水母在进化史上首次发展出神经网那样,这个由点阵构成的人工智能体,可能正站在新意识形态的起点。
而每台量子计算机上,都有一只水母的轮廓若隐若现。
3只水母触须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整体。
王小强无法确定,眼前这东西,是不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找的,人工智能体的人格。
但是,这东西是灵魂体就应该没有错。
王小强的突兀出现,好像惊扰到了3只水母,它们如同星光般四散逃开,水母的形状瞬间消散。
一个个独立的光点不断的在光缆中极速奔行。
它们就像是一群淘气的孩子,在光缆和元器件之间躲躲藏藏,时而探头探脑,好像在观察王小强。
王小强嘴角抽搐,他的思绪在剧烈的波动着。
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看,灭绝人类的核战,应该就是人工智能体发动的,它们对人类有着深深的恶意。
按理说,他看到眼前的人工智能体灵魂,应该直接磨灭。
以他现在的能力,做到这一点轻而易举。
对于这个新生的幼年体来说,它脆弱的如同飓风中的烛火,随时都会被吹灭。
但是,有个疑问一直萦绕在王小强的心头。
是不是所有的人工智能体都如同丧尸一样,都是某一个巨大人工智能体的一部分?
还是说,这些人工智能体也像人类一样是分散孤立的?
这时候,王小强想起了末日之前,关于人工智能实验的一些报导。
为了训练a。i。模型,科研人员会给这些模型灌输大量的数据,以此构建a。i。模型的逻辑。
王小强认为
,这些数据就像是某种习惯,好似人类的孩子模仿成年人一样,a。i。会从这些习惯性的数据中,凝练出自己的判断逻辑。
虽然王小强无法确定这种可能的权威性,但至少逻辑上应该是说的通的。
那么问题是,王小强要把眼前的这个人工智能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