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红楼老祖宗在线捶人格格党 > 第99章 舆情(第2页)

第99章 舆情(第2页)

两日后,新一期《海棠新刊》上市。

封面上不再是往日的花鸟工笔或诗词闲趣,而是一幅简约却有力的木刻版画——一名持枪军士的背影,屹立于残破的城墙之上,远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这期新刊,内容可谓“离经叛道”,却又紧扣时代脉搏:

头版便是黛玉执笔的《东南英烈录——追记某卫所殉国将士》,文字哀而不伤,壮怀激烈,将普通士卒的忠勇刻画得入木三分;

紧接着是惜春整理的《海疆民气图》,记述了沿海渔民、乡勇自发抗倭的几则事迹,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宝钗负责的“慈恩善会”板块,则详细列出了上月募捐的所有物资清单、捐赠者(隐去具体姓名,只标注某商号、某府等)以及首批物资(金疮药五百瓶、棉布三百匹等)已送达某某营、由某参将签收确认的明确信息;

中间插页是贾兰化名发表的《算学济世浅谈一则》,以假设数据清晰演示了物资调拨路径优化的重要性;

甚至还有一小块,刊载了探春、湘云等人试制“压缩饼干”遇到的难题和初步思路,号召有识之士共同参详。

这期新刊,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沉寂的湖面,瞬间在京城引起了巨大反响。

茶楼里,说书先生不再讲才子佳人,而是拍着惊堂木,慷慨激昂地讲述《海棠新刊》上的英烈故事;

学堂内,夫子们拿着新刊,教导学生何为忠义,何为实学致用;

市井街巷,人们议论着前线将士的英勇,感慨着“慈恩善会”的善举和透明,更对那些默默捐赠的“某商号”、“某府”心生好感。

“原来咱们捐的东西,真送到前线了!你看,白纸黑字,还有将军的印信呢!”一个粗布汉子在街边听着识字的人念诵,激动地对同伴说。

“是啊,比那些光喊口号、银子都不知道去哪儿的强多了!”

“这新刊办得实在!不说空话!”

“唉,要是多些这样的好儿郎,何愁倭寇不灭?”

通政司内,一位官员捻须对同僚道:“这《海棠新刊》,此番倒是替朝廷说了话,引导了正面舆情,功不可没。尤其是这物资去向公示,堵住了多少悠悠之口!”

北静王水溶自然也看到了这期新刊,他俊雅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指尖在《东南英烈录》那一页上轻轻划过,眼神冰寒。

“贾府……倒是会抓时机。”

“想靠这点笔墨工夫、小恩小惠来收拢人心,积累声望?可惜啊,这世间,终究是实力说话。待东南事毕……再看你们如何喧哗。”

他将新刊随手丢开,仿佛丢弃一件无用的废物,目光重新投向墙上那幅巨大的疆域图,落在了东南沿海那片被朱笔标记的区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