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确实饱读诗书。”百浑吐炎点了点头,由衷夸赞道。
“这算是大夏读书人必修的经典,再打下每个立志入仕的读书人都会攻读此书……”卢飞解释道。
“哦?”百浑吐炎的眉头一挑,似乎有些诧异:“书中的治世之道我以为相当不错,许多法度我以为都极具普世性,如此看来中原王朝确实得天独厚,方才能有这般旷世巨作。”
“鹿先生的《治世九章》是经典固然不假,但相比于旷世巨作,还是有些距离的。”卢飞闷闷说道。
“嗯?难道中原王朝还有超出此书之作?”百浑吐炎语气惊讶,如井底之蛙,见天外有天。
“就拿治世而言,原齐先生的《太平政要》,几乎是历朝历代律法的奠基石。黄老的《公兴》,所述的三十三篇文章,包含济世安民、耕种天时甚至星象望气之法,更不提那本已经失传的《万世书》,更是包罗万象。”提及这些,卢飞的语速明显要快了几分,语气中也多出了几分十几岁少年想要遮掩,却不止如何遮掩的傲气与得意。
百浑吐炎并未打断少年的如数家珍,反倒极为耐心的听着,直到卢飞将这些说完,他方才面带微笑的问道:“既然大夏有如此多至宝奇书,那是如何会输给身为蛮夷的我们的呢?”
这个问题让卢飞的身躯一颤,连同着手下研墨的动作都停滞了一刹。
滴答。
又有什么东西滴入了他身前的砚台中。
那声音仿佛提醒了他,他研墨的手又动了起来。
百浑吐炎依然并未察觉,他抬头眺望起了山下:“你看看那处,你猜猜他们想要做什么?”
那里,代表着龙铮山一行的火光已经深入腹地,后路也被代表着阴字营的火光截断。
卢飞看着这一幕,瞳孔颤抖。
“很勇敢不是吗?不过几千来号人的队伍,就敢孤军深入,直插腹地,他们想要吸引我们的主力,然后为两座边镇争取战机,无论成功与否,这群人大抵都是有死无生。”
“说实话,我很佩服他们,即便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样的冒进其实有些愚蠢,毕竟此招只要稍有不慎,他们就会万劫不复,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样。”
“我看过他们之前与我们交战的记录,他们的主帅,虽然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帅才,但至少也算得上是个足以守成的将才。”
“按理来说不至于走出这样的昏招,但她没有办法,你们的朝廷已经答应与我们和亲,她得赶在那之前打出一场胜仗,扭转危局。”
“这就是你们最大的问题,朝廷无能,下面的人再有本事,却不得不为朝廷的举措而买单冒险,当初的老将军萧桓是,之后的邓家父女也是,如今则轮到了龙铮山。”
“说到底,命数不在,皇天不佑。”百浑吐炎这般感叹道,语气中多出了几分悲悯。
只是那样的悲悯,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气。
听闻这话的少年沉默了一会,然后竟然破天荒的开口问道:“大人……信命?”
百浑吐炎似乎也有些惊讶,他侧头看向对方,见对方依然在低头研墨,他微微一笑:“信的。”
“天道如椽,命数如织。”
“凡人也罢,王朝天下也罢,从生下来那一刻,其实便已在罗网之中,只是大多数人都浑然不知罢了。”
“就如你们的大夏,有慷慨之士,也有陷阵之卒,但没用。”
“它的命数已尽,所有的牺牲只是让它的落幕足够悲壮,除此之外,于事无补。”
滴答。
他的话音一落,又有什么东西滴落在了砚台中。
它与墨水交融,于一片墨色中晕开一缕刺眼的鲜红。
卢飞赶忙试图转动手中的墨碇,将那抹鲜红遮掩,但手还未动,却又更多猩红之物从他嘴角滴入砚台。
他慌乱的伸手想要抹去嘴角的痕迹,可手刚刚抬起,百浑吐炎的声音却忽然响起。
“你比我想象中撑得要久。”
他的声音轻柔、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