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队走的勤了,也认识了不少婶子大娘的。
比如钱婶子,比如云五叔家的香梅婶子,比如那天在船上,帮云阿强说和的那个乔婶子。
她和沈文漾去出海,都会路过大队的晾晒厂。
下午的时候,大队的妇女们会在这里集体修补渔网和晾晒鱼货。
余墨觉得这是个宣传孩子上学的好时机。
时不时的凑过去跟她们说一下上学的好处。
没想到孩子们已经帮学校宣传了,就是宣传的方法让人有些意外。
“余老师,我听说你们学校考试及格了都给孩子们发糖,是真的吗?”
“呵呵,也不是全都是,但前面几名会有一定的奖励。”
“这一年的学费三块吧。我家三个孩子呢,一年下来加上书本费,铅笔本子的可不少钱。”
“对啊,家里孩子多,让这个上学,不让另一个上,都闹腾。要全送学校,家里连个干活的都没有。”
余墨赶紧解释道:“上学有上学的好处,孩子们现在上学看着是不能给家里分担负担,但往长远来说。
一生几十年呢,上学也就十几年的事儿,上了学,懂了知识,有了学历,机会总是多的。”
“有啥多的,我们岛上的人,还能去城里工厂不成?”
“能啊,不是说咱们岛上的人没机会,婶子们,咱们大队上,初中学历的,能有多少人?”
婶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道:“阿强好像就是初中学历。”
“对啊,云阿强也只是一个初中学历,年纪轻轻就开上机动船了,这要是高中学历,会不会咱们的货船也能开上了?”
“再说城里的工厂招工,大多都是需要高中学历,一个高中学历就已经把许多人挡在了门外。
如果咱们的孩子上了高中,机会也不是没有。
问题现在,咱们连去考试的机会都没有,怎么能开上机动船,怎么能去城里工厂?
听说咱们开机动船的,一年能多给好几百个公分呢,钱也分的多,城里的工厂更不用说了。
不管是什么,想要有回报,就先要有投资。让孩子们上学就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想想以后家里的孩子,一个个在不同行业混的风生水起的,物资改善是一方面,孩子们一个个有出息,咱们在村里也有面子啊。”
余墨用她们最能听懂,最能得利的点出发,耐心的劝着他们,可惜她不了解大队的情况。
这不,有个大娘就开口提醒道:“你还不知道云阿强家的事吧。”
见她疑惑的样子,几个大娘又小声的跟她说着云阿强家的事。
原来云阿强的爷爷就是王屿抓的那大队的老人。
因为他爷爷的问题,他现在已经不在机动船上了。
而是被大队派着干搬运海货的工作。
这活最累最脏。
因为家人的问题,一个有前途的大男孩就这么被连累了,也怪无辜,余墨暗自惋惜了下。
又继续自己的主线任务:“虽然这样,但不可否认云阿强因为学历才开上机动船的。”
其中一个嫂子道:“我们家也不需要他们干什么活,就是这学费太贵了。余老师,部队上的孩子听说一个学期少交五毛钱,都是一个岛上的,部队是为了集体,我们也是为了集体,怎么待遇就不一样呢?”
“对,部队上来搞建设的时候,还征用了我们的土地房屋呢,别的不说,就孩子上学这事儿,怎么也得平等对待吧。”
余墨算是听明白了,上学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学费贵。
家里孩子多,都上学也供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