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这种国际性军校交流,看似友好,实则暗流涌动,尤其是军事技能比拼环节,各国都会派出最顶尖的学员,谁都不想落了下风。苏寒,你压力不小啊。”
“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动力。”
苏寒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充满自信,“正好去看看,外面的‘高手’们到底水平如何。”
“羡慕!真是太羡慕了!”王涛在宿舍里走来走去,激动得搓手,“跟全世界的军校精英同台竞技,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咱们什么时候能有这种机会……”
李振相对理性一些,感叹道:“这种机会太难得了,一般都是从即将毕业的高年级优秀学员中选拔,苏寒能以进修学员的身份被选上,说明他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最高层面的认可。”
他看向苏寒,“兄弟,这可是莫大的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出去了,好好表现,让那帮老外也见识见识,咱们华夏军人不是光会理论,实战更是这个!”
他竖起了大拇指。
刘斌补充道:“装备方面,虽然说是公开的代表性装备,但里面也有讲究。我们的95式、92式,还有新型的单兵系统,性能都不差,关键看使用的人。苏寒,你对这些装备的熟悉程度没问题,到时候灵活运用,肯定能出奇制胜。”
消息很快就在进修中队内部小范围传开了。
学员们听到后,第一反应都是震惊,随即便是由衷的羡慕和祝福。
“国际交流?还是去西点?苏寒这是要走向世界舞台了啊!”
“废话,你也不看看人家什么水平?九冠王!感动华夏候选人!现在又是陈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不去谁去?”
“说得对!苏寒出去,咱们脸上也有光!狠狠挫一挫那帮眼高于顶的外军学员的锐气!”
“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咱们还在为进修考核发愁,人家都已经代表国家出去交流了……”
中队长赵城和教导员文磊也特意找苏寒谈了一次话,一方面是正式通知并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是叮嘱他注意外交礼仪,既要展现出中国军人的过硬作风,也要保持谦逊友好的态度。
“苏寒,这次任务非同小可。”
赵城神色严肃,“你不仅代表国防科大,更代表华夏人民解放军。总部和学校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在交流中学习借鉴,更要在比拼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请中队长、教导员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战友的期望!”苏寒立正,铿锵有力地回答。
接下来的日子,苏寒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
他不仅要消化吸收陈教授资料里的精华,完成日常课程和训练,还要抽出时间强化军事英语,查阅往届交流活动的资料,分析外军主要军校的训练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对手情况。
306宿舍的夜晚,讨论的话题也常常围绕着这次国际交流。
“苏寒,我听说西点那边有个叫杰克逊的,据说体能和射击超强,连续两年在他们校内比赛拿冠军。”
“毛子那边,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人也不好惹,作风彪悍得很。”
“倭国的防卫大学,学员纪律性极强,细节抓得很死……”
李振、王涛和刘斌纷纷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分享给苏寒,虽然这些信息可能滞后或不完全准确,但代表了战友们最真诚的支持。
正式通知很快下达,出发前的集结地点定在国防科大的综合训练中心。
这天上午,苏寒提前十五分钟抵达,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了。
一名肩扛上校军衔、身材精干、目光锐利的中年军官正站在场地中央,他身旁站着六名同样穿着常服、气质各异的年轻学员。
不远处,还有三名穿着便装,但携带专业摄影器材的人员,以及几名负责协调的校级军官和士官正在清点几个贴着封条、印有“军事装备”字样的特殊箱体。
苏寒快步上前,向上校敬礼:“报告!进修中队学员苏寒,前来报到!”
上校回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打量了一下苏寒,点头道:“苏寒同志,你好。我是这次代表团的带队负责人,学校作战指挥系的秦风。”
“秦上校!”苏寒立正应答。
秦风的名字他在校内有所耳闻,是学校里有名的少壮派教官,参与过多次重大演习的导调评估,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都很丰富。
“来得正好,先认识一下你的队友们。”
秦风侧身,介绍起身旁的六位年轻学员。他们清一色都是国防科大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是各个专业的翘楚。
“这位是指挥自动化学院的李明浩,擅长战略分析和战役指挥推演。”
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沉稳睿智的中尉上前一步,与苏寒握手,“久仰大名,苏寒同志,期待合作。”
“这位是电子对抗学院的王婧,我们的电磁频谱管理和通讯安全专家。”一位英姿飒爽的女上尉微笑着伸出手,眼神中带着好奇与审视。
“这位是国防工程学院的赵猛,爆破和军事工程专家,力气活和构筑工事找他。”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的中尉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用力握了握苏寒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