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道:“我知道这是规定,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离别是人生常态,这些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是即将步入社会、承担责任的青年。如果连一场注定到来的离别都承受不了,需要我们用这种‘悄悄溜走’的方式来保护他们脆弱的情感,那他们将来如何面对学业竞争、职场压力、人生挫折?”
“我们这是在用所谓的‘保护’,剥夺他们学习如何正确面对离别、处理情绪的重要一课!这不是爱护,是溺爱,是轻视他们的承受能力!”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些原本觉得理所当然的教官,眼神也开始闪烁思考。
苏寒继续道:
“第二,军人形象不是靠‘躲’出来的!我们是他们的教官,是他们这一个月的精神导师和行为标杆。一个正式的、有力的、充满军人气概的告别,远比这种无声的消失更能体现我们的作风和担当!”
“让他们看着我们整齐列队,昂首挺胸地离开,记住我们最后的背影,这本身就是最后一课——教会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果决,而不是留下一个鬼鬼祟祟、不告而别的模糊印象!”
“第三,”苏寒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教官,“这一个月,兄弟们倾注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甚至可能还受了委屈?难道我们连堂堂正正接受学生一句感谢、一个军礼的资格都没有吗?我们的付出,配得上一次光明正大的告别!”
通道内一片死寂,只有苏寒的声音在回荡。
李伟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苏寒的每一句话都直指核心,让他一时难以辩驳。
苏寒最后总结道:
“既然要离别,那就好好离别!要走,也要走得堂堂正正,走得有军人的骨气和风度!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结束,也给我们自己一个无愧的交代!”
“报告完毕!”
苏寒敬了一个礼,不再说话。
所有的教官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决定。
不少人的眼中,已经燃起了认同的光芒。
谁不想和自己辛苦带出来的兵,好好说声再见呢?
这时,大校张振国一边拍手,一边走了过来。
“首长好!”
众人纷纷立正。
“苏寒说得对!”
“我们是军人,不是做错了事需要偷偷溜走的小孩子!我们的付出,值得一场正式的告别!我们的学生,也有能力承受这场成年礼!”
他转向李伟,命令道:“带他们回去好好告别。限时十分钟。”
“十分钟后,赶回来蹬车!”
李伟立正敬礼:“是!”
----------
体育场内,人潮逐渐散去,但一种失落和茫然的情绪却在学生们中间弥漫开来。
“真的走了啊……连声再见都没有。”
“太狠心了吧,一个月啊,就这么偷偷溜了?”
“高中军训就是这样,教官都是悄悄走的,怕我们哭……”
“可是……可是这是大学啊,连个正式的告别都不配拥有吗?”
“苏教官也走了吗?好想再看他一眼,跟他说声谢谢……”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站在看台上、跑道边,不愿离去,目光依旧不甘心地搜寻着,希望能看到那一抹熟悉的迷彩身影,但最终都化为了失望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