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夷等人对于刘义的想法那是非常清楚的。刘义隆登基之后很少用到檀道济。这次让檀道济领军北上那是迫不的已。现在檀道济攻陷邺城让刘义隆正不知道应该如何对付他才好。江夷等人的提议正合他的心意。
刘义隆道:“进檀道济为太尉确实可以不过现在檀道济在北方领兵。一时之间不可能将调回京师。这让人颇有些为难。”
江夷笑道:“虽然檀将军还在邺城。但是对于檀将军的晋封可以先授予等出征将士回京之后。军队可以再行处理。如此将士们必然用心报效。”
刘义隆沉吟了一阵:“就照你所说的办。你让下面的人赶快把受封将地名录呈上来。”
刘义隆的话刚刚说完江夷还没有来的及回答。一个禁卫飞奔来。在刘义隆身前跪下。双手呈上一个用火漆密封的圆竹筒。道:“陛下。邺城檀道济将军加急密报。”
一个近侍忙上前从卫的手里接过圆竹筒。接着在刘义隆地示意之下打开密封的火漆。取出里面的纸张。接着把纸张呈给刘义隆。
刘义隆打开纸张。看了一下接着失声叫道:“|么?范阳被拓跋焘带军袭破。城中守军杀尽?”
“啊?”听到刘义的失声惊叫。一的江夷忍不住惊呼。
刘义隆将手里地纸张扔给江夷。道:“拓跋焘带三万骑兵从中山亲自出击。随即攻陷范阳。范阳城内的两万守军被杀尽。潘昌战死。”
江夷看完手里的纸张之后道:“拓跋焘竟然亲自领兵出战。难道魏国之内缺将到此程度?”
刘义隆想了一下摇道:“不对。拓拔魏虽然接连失利。损兵折将但是魏国内战将然甚重。不至让拓跋焘亲领兵出征。他这么做……”
“哦对了。陛下。你看这会否是拓跋焘对魏国内地官员们一次警告?拓拔魏接连失利。军心浮动。拓跋焘需要一场胜仗来稳定人心。虽然长孙浩攻陷广平郡。但是损失惨重。而同时檀将军攻克邺城。令长孙浩虽赢实输。再加上如今拓拔魏汉人叛乱;心不稳。让拓跋焘更加需要一场胜仗。”
刘义隆看了江夷一眼。心里暗自奇怪平时有些迷糊的江夷什么时候变如此精明。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拓跋焘大概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要亲领兵出征。不过他们为何要攻打范阳。宁可攻城池也不愿意进攻何越的营寨。何越的营寨在太行山北。人数与范阳郡相当。很明显攻打营寨比攻城要容易许多。”
这时间江夷顾不上韬光隐晦。对刘义隆解释道:“陛下。范阳郡乃是幽州门户。拓跋焘反攻范阳郡是想要用渔阳上谷的骑兵。
|他可能还想从高句库莫奚契丹等地借兵。何越在|北驻扎军队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雁门郡有不少秦军。外太原郡秦军众多。一旦拓跋焘的三万骑兵被何越军队缠上。拓跋焘手下能用的军队会变的更少。”
刘义隆点头称是。拓拔魏现在军队不足。要以三万骑兵对抗何越地十几万军队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个小心。拓跋焘再吃上败仗的话。那拓拔魏分崩离析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在东面的阳则是完全不同。
刘义恭在范阳章渤海等地不过才三万人。除了潘昌的一万骑兵之就只有两万步兵。以拓跋焘在东面被刘义恭缠上的机会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范阳郡虽然难以攻打。但是拓跋焘还是舍命博了一把。
刘义隆相通拓跋焘为何要攻打范阳之后。向身边的江夷问道:“那么接下来你认为拓跋焘会怎么做?”
江夷想了一下回答:拓跋魏国内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兵员。渔阳上谷应该还有一些军队。这些魏军原本是为了防备北燕库莫奚的。自从北燕被高句丽灭了之后这些军队主要是防备高句丽。如今拓跋焘形势危急。肯定会动用这些军。而且还会跟高句丽协商借兵。所以在渔阳上谷地魏军留着也没有用处。拓跋焘攻范阳之后肯定会让渔阳上谷两地的骑兵南下。还有来自域外的军队。”
刘义隆继续问道:“是拓跋焘搜括幽州的军队。再加上从高句丽等地借兵。会有多少人马?”
“若是高句丽等地同意借兵。再加上幽州的军队不会少于十万人。”
“十万……这可有些多。那么你为拓跋焘会否增兵南下反攻邺城?”
江夷摇头道:“此事绝无可能。
”
“为何?”
江夷完全没有注意刘义隆怪异眼神。侃侃而道:“现在檀将军在邺城的军队还有十几万。而长孙浩在广平郡驻军六七万。檀将军一时之间也难以北上攻下广平郡。所以拓跋焘并不在意邺城。然而何越的军队在代郡对于拓跋来说却是危险至极。一旦秦军攻陷代郡就能够对平城形成合围之势。使不能攻下平城也会让拓跋焘声望大跌难以府中。所以拓跋焘搜括幽之兵第一个要进攻的就是何越位于太行山北面的军营。只要击退秦军。并且占据太行山北面从中山代郡地通路。何越的军队就不能对代放手猛攻。能退回雁门郡。”
刘义隆的双眉皱起道:“要是何越退回雁门郡。那么这仗……”
“若真是如此。何越肯定会选择罢兵。巩固雁门盛乐两座城。暂时修正。然后再等待时机。要是拓跋焘北上返回平城。何越就会再次从雁门北上夺回中山到1郡的通路。然后南下中山。若是拓跋焘继续留在中山。何越等待机会打代郡。一旦代郡被破。何越就能够和拓跋焘的军队直接大战于平城外。臣以为何越会这么做。”
刘义隆背靠龙椅。闭上眼睛。半晌重新睁开眼睛道:“对。你说的非常有道理。要是拓跋从高句丽等地借兵。何越极有可能罢兵。高句丽库莫奚契丹都是一丘之对中繁华早已垂涎久矣。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乖乖听从拓跋焘的安排。何越休兵罢战再挑弄拓魏和高句丽之间的矛盾。会让拓跋焘进退两难。这是何越一贯喜欢用的办法。让敌人尽可能地陷入内之中。自己却…养生息。”
说完刘义隆叹了口气道:“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