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两艘艨艟返回,带回一个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岛上无人,但遗留大片人群活动的踪迹,有散落的米面、破旧的军服、破损的船只、还有不少破旧的兵器。”
“属下还带回了这个。”战船都的都头将一面残破的旗帜呈交狄烈。
狄烈抖开大旗,见其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将”字,点点头:“这就是了,宋军将旗,至少须领一军的统制级,方有此将旗。此岛确实曾驻扎过大队人马,只是如今离开了。他们去往哪里?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找到他们,揪出他们,干掉他们!”
三十艘战船,分为三个编队,分别朝北、东、南三个方向开出,在当地渔夫的指引下,搜索半径二十海里内所有的岛屿。
整整三天过去,一无所获。
二月十四,狄烈召集众将合议,一边听取诸将汇报船队的搜索结果,一边用朱笔将海图上搜索过的海域及岛屿打上叉。狄烈放下笔后,看到诸将个个一脸郁闷,笑着宽慰道:“何须如此?这几日我们收获良多啊。了解了这片海域,熟悉了海情,锻炼了士兵,尤其是排除了那么多不可能……那么,剩下的小范围,将成为可能。”
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诸将看到的是失落,狄烈看到的是收获。此行不管是否能擒捉赵构,把军队锻炼出来了,让眼界开阔了,就是收获。
梁阿水嘟囔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总没进展也不成啊!”
狄烈何尝不是心急如焚,却笑道:“先不管他,天大地大,肚皮最大,上菜。”
当下伙头军将一盘盘海鲜大餐流水价奉上,当最后每人案前上了一碗清香浓郁江南大米饭时,狄烈突然停箸不动,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大米,猛地将筷箸往案头一拍:“我知道怎么找到赵构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擒 龙 (上)
(凤栖梧桐626,好一个大宗师!连续破了多项升级速度的纪录,不服不行!顶!)
~~~~~~~~~~~~~~~~~~~~~~~~~~~~~~~~~~~~~~~~
建炎四年,赵构二十三岁,风华正茂,身登九五,掌控半壁,意气风发……但是,却可悲地绝后了。更可悲的是,眼下的他,随时有可能步其父兄后尘,被女真蛮奴俘掠去极北苦寒之地,坐井观天,将大好年华消磨在猪圈一般的窝棚里……
不可!万万不可!
赵构一声惊叫,从噩梦中惊起,汗涔涔下。罗衾之旁,张才人急忙以锦布为其揩汗,嘴里连连惶恐告罪。在外院守卫的内侍蓝圭,急急忙忙小跑进来,隔着珠帘轻声问安。
“朕无事,入内侍候。”
“是。”蓝圭小心掀帘而入。
张才人在帐内穿好衣服,掀帐施礼退下。
赵构披衣而起,走到窗前,示意蓝圭推开窗户。
“官家,风大潮寒……”
“无事,朕要清醒一下。”
窗户推开,一阵惊涛拍岸声响入耳——这里,竟是海岛之上。
遥看沉沉海天,耳听海潮击礁,愁肠百结的赵构,触景生情,脱口轻吟:“清湾幽岛任盘纡,一舸横斜得自如。惟有此,更无居。从教红袖泣前鱼。”
蓝圭鼻子一酸,以袖按鼻。嘴里一个劲点赞:“官家好一阙《渔父词》,词工更见精深,颇有东坡神韵……”
赵构横了这位心腹一眼,后者立刻住嘴,垂首唯唯。
“你说,我们是否还应继续呆在这岛上?”
这等事关皇室安危的大事,本不应问一内侍,但赵构日间询问吕颐浩、赵鼎、黄潜善、汪伯彦、张俊、杨沂中等文武大臣。意见分两派,有主张继续蹲点,以策万全的;有认为金人溃败。登陆安全的。两派各有说辞。各有道理,令人莫衷一是。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韩常的追击大军,已彻底溃散。不复威胁。而且近日又有传言。兀术五万大军。在黄天荡大败,片帆不得归江北。由于消息着实骇人听闻,建炎朝臣无人敢于相信。眼下正派可靠之人泛舟登陆。好生打探,确认金人是否全部撤出江南,此事关乎他们是继续落魄流浪,还是终于得以归航的重要决断依据。
蓝圭小心回答:“回官家的话,奴婢以为当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