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衿垂下了眼,环顾这屋子,顿觉森然,缩了缩脖子,“嫂嫂,我们出去吧。”黄氏呆了这一会,也觉有些不自在,姑嫂二人也就一道出去了。外头的阳光,一如既往的刺眼。叶子衿却觉察不到半点温暖,只是茫然的看着那不远处的林子,有风吹过,便发出簌簌的声音。
茫茫然之中,叶子衿回到了自己从前的屋子,坐在窗前,一动不动。
她多么想宋宁默。
疯狂的想念。
叶子衿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曾经那样亲近,如胶似膝,在分隔两地之后,却渐渐淡了感情。因为,远距离的相思,解不了身边的孤寂。代替拥抱的,只是那一页薄薄的家书。文字替代不了语言,柔声细语,永远胜过纸上那些毫无生机的甜言蜜语。
只是,宋宁默,你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呢?
推荐朋友的一部书:
作品:《金玉满唐》 作者:袖唐 作品号:2137787 简介:首席女法医重生贞观大唐,不喜吟风弄月,不会轻歌曼舞,不爱琴棋书画,没情趣,只有一身医术,只会验尸解剖。
第一百七十五章 纷扰(二)
第一百七十五章 纷扰(二)
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宁默,站在那城楼之上,不提神,打了个喷嚏。就有副将问:“大人可是身子不爽利了?”宋宁默淡淡摇头,“兴许是有人念叨了。”那副将瞅了他一眼,不解何意,只看着远处的硝烟,身侧的剑,跃跃欲出。
宋宁默却是一言不发的,遥遥望向东面的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想到那人璀璨的笑,眼底眉梢都漾开了一层层暖意。只是,这笑容很快就凝固在了眼角。号角声响起,宋宁默大步迈下了城楼,拔出了长剑,“吩咐下去,今晚夜袭蒙兵大营”
将士们得令,精神一振。
回到军帐中,案桌上堆满了信报,宋宁默一页页的仔细看过,又问身旁的副将:“林城回来了没有?”尚没有。“那副将想到林城是派出去寻找莫语之人,而宋宁默又和莫语沾亲带故的,隐隐有几分明白,“待他回来了,我立刻带他来见您。”
宋宁默没有出声,算是默认了。
那副将默默看着他,有些纳闷,但又油然而生的敬畏。奔赴战场不过几天,宋宁默就带着他们打了一场大仗,一雪一个月以前的前耻,现如今军中人人心头雀跃,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颓然。
原本众人以为,宋宁默作为燕京城来的皇亲国戚,不过是监督监督,走个过场,也是代替皇帝御驾亲征的意思。只是不曾想到,这位大人,看上去不苟言笑,胸中却自有一番丘壑,就连和敌军打仗,也总是骑着那匹骏马,奔赴在最前方。
如此一来,自然是士气大振,又有谁不想往前冲?
叶子佩的丧事,对比起四年前国公爷的丧事,显得很是冷清。国公府只敲了三下云板,在府外挂了两盏白灯笼,就算是知会亲朋好友的。又因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上有高堂,更是低调,一切从简。
来悼唁的,也只有通家之好,有几位夫人听说叶子衿在此,也都趁此机会,齐齐来拜见。叶子衿算得上是年纪最小的,谨小慎微,唯恐闹出笑话。黄氏便领着她一路同人周旋,只因是丧礼,也不曾好好说话。
叶子衿心知宋宁默不喜和人往来,自然,也是为了避嫌的意思。因而平素里在府上,能不外出就尽量不外出,始终使自己徘徊在这群人之外。只除了一些重大事宜才会出席,平日基本上只和几位公主往来。
等到丧事结束,叶子衿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说没有大办,可一时之间和一群人周旋,也不是一件美事。好在叶夫人体恤她辛苦,将宋谨明抱去正房自己带着,并不叫她再多操心。
或许是多年不见的缘故,莫老爷子对于叶子佩的死,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悲伤,只是在无人处,才同底下人叹息:“打她小时候起,我见着她便不是个长命的,没有容人之量,迟早都熬不过……”
底下人知道莫老爷子素来是目光如炬,看人毒辣的,也就将这句话听在了心里。
传入叶子衿耳中时,也唯有长长的叹息。莫老爷子却因为莫语之事,对叶子衿格外看重了起来。时不时便拉着她下棋,叶子衿也是个中好手,偶尔和宋宁默对弈,也能平分秋色。只是她那点布局,到了莫老爷子面前,就显得不堪一击。
这时才深深感叹,一山还有一山高。只是不知道,宋宁默若是认认真真下起来,和莫老爷子,谁更厉害一些?怕是莫老爷子金更胜一筹,毕竟这么多年的经验,不是一夕一朝练成的。
念头闪过,不由自嘲的笑了笑。这日子,还真真是,无时不刻,都在想起他。好像,什么事情,都会联想到那个人一样。想一想,心中掠过一抹阴霾。叶子衿对他固然是极为想念的,在人前也不敢表现的太过,免得惹人笑话。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