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注定与往年不同。这座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宏伟建筑,今日汇聚了几乎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星光。但所有的光芒,在一个人面前,都似乎显得黯淡了几分。
当周明那辆红旗L5在会场门口稳稳停下,当他在两名低调但精干的助理护卫下走出车门时,早已守候多时的媒体记者们瞬间沸腾了。长枪短炮如同嗅到花蜜的蜂群,瞬间聚焦,快门声密集得如同暴雨砸落。
“周董!看这里!”
“周董,对这次互联网大会有什么期待?”
“周董,星辰手机IV代何时发布?”
“周董,启明下一步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记者们声嘶力竭地喊着问题,试图吸引他的注意。周明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并未佩戴领带,显得随性而又气场强大。他面容沉静,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温和笑意,面对疯狂的镜头和呼喊,他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停留,在工作人员的引导和陈峰等人的护卫下,步履从容地穿过红毯,走向主会场。
他所过之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两侧的人群,无论是媒体、同行还是围观者,目光都紧紧追随着他,充满了敬畏、好奇与崇拜。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他,周明,启明帝国的缔造者,已是这个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是这场盛会最重量级的嘉宾,没有之一。
进入主会场旁边的贵宾休息室,喧嚣稍减。几个熟悉的身影正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正是马芸、李彦宏和张朝杨。看到周明进来,三人同时停下交谈,笑着迎了上来。
“周老弟,你这出场动静,比我们几个加起来都大啊!”马芸依旧是那副招牌式的笑容,语气熟稔地打趣道。如今的阿里与启明在电商、支付等领域合作紧密,关系匪浅。
“马哥说笑了,是媒体朋友们太热情。”周明笑着与马芸握手,力度适中。
“周董,好久不见。”李彦宏推了推眼镜,笑容温文尔雅。百度与启明虽在搜索、AI等领域存在竞争,但李彦宏内心深处对周明这位早年便极具远见投资百度,并在此后一系列科技浪潮中始终走在最前沿的“奇才”抱有相当的敬意。
“李总,别来无恙。”周明微笑回应。眼前的李彦宏,比记忆中前世那个经历了起伏的他要更加意气风发,毕竟这一世的百度,有着启明这个强大而“懂事”的股东,发展更为顺遂。
张朝杨则显得更为热情一些,上前拍了拍周明的胳膊:“周明,你可算来了,我们刚才还在说,今天这大会,你才是真正的主角。”搜狐与启明传媒在内容、版权上有诸多合作,张朝杨更是周明早期接触互联网圈子的引路人之一,关系自然亲近。
四人寒暄落座,话题很快从叙旧转向了行业动态。周明虽然年轻,但在三人面前的气场却丝毫不弱,甚至隐隐成为交谈的中心。他听着马芸感慨移动支付带来的变革,听着李彦宏探讨人工智能的初步应用,听着张朝杨分析内容产业的格局变化,时而点头,时而插上一两句切中要害的点评或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他们聊着启明与阿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协同可能性,探讨着百度搜索技术与启明“灵犀”信息流推荐的深度融合,也交流着对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可能超越手机的新型智能设备——的模糊构想。休息室里,这四位分别掌控着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巨头,其轻松的交谈背后,可能就决定着未来某个千亿级市场的走向。
不断有其他参会者,大多是各大公司的创始人或cEo,小心翼翼地凑过来,恭敬地向周明打招呼、递名片。周明始终保持着得体的风度,一一回应,没有丝毫不耐,但也并未表现出过多的热络。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更凸显了他如今所处的地位。许多人只是过来混个脸熟,说上两句“周董您好,久仰大名”便心满意足地退开,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交任务。
看着这络绎不绝的景象,马芸压低声音对周明笑道:“看见没?你这才是真正的‘顶流’。我们啊,都快成背景板了。”
周明莞尔,并未接话,但眼神中的淡然,说明他早已习惯了这种众星捧月的场面。
上午九点三十分,互联网大会主论坛正式开始。能容纳数千人的主会场座无虚席。当主持人念出周明的名字,邀请他做开幕主题演讲时,全场响起了今天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无数道目光,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聚焦在缓步走向演讲台的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上。
舞台中央的灯光打在周明身上,他身后巨大的屏幕上显示出他的简介和标题——“启明帝国周明:未来十年的科技展望与基石构建”。
没有华丽的ppt动画,没有喧宾夺主的视觉特效,周明站在讲台后,双手随意地扶着讲台两侧,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缓缓开口。他的声音通过高质量的音响系统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沉稳、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感谢大会的邀请。刚才在台下,和马总、李总、张总他们聊天,感触很深。”他开场很随意,却瞬间拉近了与所有人的距离,“我们都在谈论变化,感叹技术迭代的速度。但我想,在追逐浪潮的同时,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什么是浪潮之下,决定我们能否行稳致远的‘基石’。”
他顿了顿,继续道:“第一个基石,是自主创新,尤其是底层技术的自主可控。”他提到了启明自主研发的“天穹”操作系统和“青龙”系列芯片,没有炫耀成绩,而是坦诚地分享了早期遇到的兼容性差、生态匮乏、被人嘲笑“重复造轮子”的困境。
“当时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把巨额利润投入这些吃力不讨好的基础研发?用现成的方案,赚钱更快,风险更小。”周明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我的回答是,如果我们永远只满足于应用层的创新,满足于‘组装’和‘整合’,那么我们就永远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地基不稳,楼盖得再高再漂亮,一阵风浪过来,也可能轰然倒塌。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这是我们在过去十几年发展中最深刻的体会,也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科技企业能否真正屹立于世界强者之林的关键。”
这番话,掷地有声,让台下许多习惯了“模式创新”、“流量为王”的互联网人陷入了沉思。一些靠引进国外技术起家的公司负责人,脸上甚至有些火辣辣的。
“第二个基石,是信息安全与数据隐私。”周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随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网络深度融合,数据成为了新时代的‘石油’。但如何开采、利用和保护这片‘油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他阐述了启明在数据加密、网络安全(“磐石之盾”团队)、隐私保护协议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强调,“企业不能以牺牲用户安全和隐私为代价来追求增长。建立信任,比获取流量更难,但一旦建立,就是最坚固的护城河。启明旗下所有产品,都将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视为最高原则,这是我们的底线,不容触碰。”
台下,李彦宏微微颔首,马芸也露出思索的表情。他们各自的领域,都面临着类似的数据与隐私挑战。
“第三个基石,是开放与协同的生态建设。”周明的语气缓和下来,“启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从不认为可以闭门造车。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的‘启明生态’,无论是我们的‘明穹oS’,还是‘启明云’服务,都向合作伙伴敞开怀抱。我们希望与在座的各位,以及更多的开发者、创业者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繁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生态。独行快,众行远。只有整个生态强大了,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展望了未来基于5G后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Iot)构建的“智能世界”蓝图,描绘了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到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的广阔前景。他的演讲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逻辑清晰,视野宏大,每一句话都基于启明已经实践或正在布局的扎实工作,充满了说服力。
当他结束演讲,说出“谢谢大家”时,全场寂静了刹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他所描绘的路径和所强调的“基石”理念的深度认同。许多年轻创业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找到了前进的明灯。
周明的演讲,为整个大会定下了基调。在此后的议程中,“自主创新”、“底层技术”、“数据安全”、“生态协同”成为了被反复提及的高频词汇。他坐在台下前排,静静地听着其他人的发言,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这场大会的灵魂人物,已然是他。
大会间隙,一则消息不胫而走,并迅速被媒体证实,引发了更大的轰动——在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启明投资控股集团,首次入选,并空降第78位!
这是一个震撼性的消息。世界500强榜单,是全球企业实力的最权威标尺。启明集团,一家从未上市、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业务遍布科技、硬件、传媒、地产、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庞大帝国,以其惊人的营收和利润(具体数字虽未完全披露,但足以支撑其高位排名),向全世界展示了其深不可测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