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暖流,无声地淌过心间。
他吃完饭,刚把碗筷收拾好,院门被推开,张小月跑了进来。
“江沐哥,江沐哥!山上的道士下山化缘了,正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走呢!”
“道士?”江沐有些诧异。
这个破四旧的年代,牛鬼蛇神都被打倒了,竟然还有道士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出来活动?
“是呀!”张小月用力点头,气息还有些不匀,“咱们这后山上有个青云观,观里的老道长每年秋收后都会下山化缘。村里人都信他,说他可灵了!今年,他还带了个小徒弟下来呢,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说着,张小月又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我小时候发高烧,烧得人都说胡话了,卫生室的赤脚医生给打了针也不管用。我娘急得没办法,就背着我上青云观求了一碗符水。说来也怪,喝下去没多久,人就清醒了,烧也退了。”
听到符水二字,江沐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的他身体也不好,有一次大病,昏迷不醒。
家里人也是请来了一个游方的老道士,在他床前设坛、摇铃、念念有词,说是叫魂。
神奇的是,仪式过后没两天,他的病竟然真的好了。
正思忖间,院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一个身穿洗得发白的蓝色道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牵着一个梳着总角、眉清目秀的小道童,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拂尘,安静地看着院内。
“快!”江沐立刻回过神来,对张小月吩咐,“去屋里,装一小袋米,再把早上蒸的馒头拿十个出来。”
“啊?十个?”张小月吓了一跳,白面馒头可是精贵东西,一般人家给一两个意思一下就顶天了。
“去吧。”
很快,张小月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子走了出来。
江沐亲自接过来,递到老道士面前。
老道士看着那鼓鼓囊囊的袋子,特别是从袋口露出的那一片雪白的馒头,十分震惊。
这手笔,太大了。
“无量天尊。”老道士稽首行礼,声音清朗,“福生无量,居士好大的善心。只是贫道师徒二人,受用不起这般厚赠。”
“道长不必客气。”江沐淡然一笑,“一点心意罢了,还请收下。”
见江沐态度坚决,老道士沉默片刻,最终还是接了过来,分量之沉,让他清瘦的手臂微微一坠。
他看了一眼江沐,又扫了一眼院子角落里那片被江沐精心侍弄的药圃。
“居士慈悲为怀,贫道无以为报。”
老道士的目光落在那几株人参上,缓缓开口,“只多嘴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居士这几株参苗,种得太过密集,不若……忍痛拔去几株,留下的,方能气足神完。”
说完,他再次稽首,便牵着一脸懵懂的小道童,转身缓缓离去。
江沐走到药圃前,蹲下身,果然发现那几株人参的根系已经开始盘根错节。
他伸手,拔掉了其中长势最弱的两株。
而在通往村外的土路上,小道童仰着头,好奇地拉了拉老道士的衣袖。
“师父,您刚才为啥盯着那个大哥哥看了那么久呀?”
老道士脚步一顿,没有回答。
他从怀中摸出三枚古旧的铜钱,随手往空中一抛,待铜钱落下,他低头看了一眼卦象。
他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手指飞快地掐算着,口中喃喃自语。
“双魂共体,龙潜于渊,一魂照世,一魂遮天……怪哉,怪哉!天机混沌,贫道竟……竟看不透!”
“师父,啥是双魂共体呀?”小道童似懂非懂地追问。
“此乃天机,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