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老百姓都在干活,生活非常艰苦。
于谦的身体微微颤了一下,觉得这些人过得实在太可怜,有人甚至吃不上饭,生活真的很艰难。
朱高烨说这里是河南,现在干旱得很严重,等科举结束后,他建议于谦留下来。
他已经安排人运粮食过来,两天内就能到达,这些受灾的百姓过得太不容易了。
于谦听了也有些颤抖,但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朱高烨走到百姓中间,手里不知何时多了许多袋粮食。
这些快要饿死的人看到粮食,立刻疯狂抢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于谦看着这场景,心里很难受。
他非常关心百姓,正如朱瞻基所说:“你爱的是天下,而不是朱家。”
于谦看着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心生同情。
他再看看朱高烨,赶紧上前帮忙。
忙了一个多小时,百姓们总算每人分到了一点粮食。
两人默默坐着,于谦一直不说话。
朱高烨问有什么想法,于谦回答说要当官,为国家和百姓做事。
他说如果是河南的官员,绝不能让百姓这样受苦。
朱高烨笑了,说能有这种想法已经很好,清官难得。
他希望于谦保持初心,做一名好官,并送给他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朱高烨说完就离开了,于谦反复念叨这句话,渐渐明白了它的意义。
他感谢朱高烨的教导,发誓永远记住。
深夜才回去,朱高烨倒头就睡,可他整晚都没合眼,心里想着如何帮助百姓。
这次经历让他下定决心,以后若当上官,一定要为百姓谋福利。
第二天,科举考试开始了。
天下所有有才华的人都聚到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因为他们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成为举人。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太子给他们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
考试那天,所有人都到场准备考试。
解缙是最忙碌的,他东奔西走,却乐此不疲,因为他喜欢这样的热闹场景。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解缙亲自挑选了十多个考官,都在认真监督着考场的情况。
因此,他更加忙碌。
有好几百人参加了科举考试。
这一天,于谦也来了。
他的目标就是好好发挥,争取考上举人!
前一天晚上他几乎没睡觉,因为朱高烨带他去河南转了一圈,给了他很多灵感,所以他拿起笔来就写个不停。
十个考官来回巡视,防止有人作弊。
眨眼间,考试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