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爷,这才卯时,您不再多练会儿?”
“……练个鸟!走,陪本国公钓鱼去!城外冰窟听说出了大货!”
“……是是是,您这边请……”
崇祯微微摇头:
“朱纯臣惫懒如斯,只怕浪费一颗种窍丸。”
凭借强大的灵识,崇祯读取声纹信息的速度极快。
半刻钟不到,满屋子的记录便被读了七七八八。
勋贵的懈怠,官员的私议,市井的流言……
京城各方动态,尽在掌握之中。
最后,当崇祯听到温体仁、周延儒与高起潜,小心翼翼地揣测“圣心”,议论他是否真的不在乎忠奸,只在乎“有用”与“结果”时。
崇祯的嘴角微微扬起一抹弧度。
嗯。
勉强猜对了一半。
崇祯,或者说朱幽涧——
从来只在乎一件事:
以修真界重建为契机,印证无上大道,求得自身超脱与不朽。
忠臣奸臣,党派平衡,朝局纷争……
他不介意用任何人,行任何事。
至于这些时日,崇祯看似热衷于银钱的举动——拍卖种窍丸,明码标价出售法术。
绝非为了敛财。
想他一位紫府境巅峰的大修士,即便修为现今压制在胎息一层,光乾坤袋内珍藏与满身灵器法宝,便足以镇压十个大明。
若崇祯需凡俗金银,何须如此拐弯抹角,等着臣子们送来?
所以,他要的,从来不是银两本身。
更准确地说,金也好银也罢,终有一日彻底失去货币价值,回归到金属本身。
崇祯要的,是交易的过程。
是他给出“货物”,臣僚支付“对价”,双方以君臣身份自愿完成交易所蕴含的【意象】。
——在修真界,修士做出符合自身道途【意象】的行为,可视为感召【天意】;
轻则加强道境感悟,重则强化【天命】。
同时,这项举动亦能反向滋养、壮大其所归属的道途。
故崇祯种种行为,目的始终只有一个:
“推动【信】道率先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