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战功封赏
“好办法。”李幼澄轻轻拍了下桌子,向许安投去钦佩的目光。
“就按爱卿的方法办,不过防御使和刺史之位该分别交给哪方势力呢?”
许安想了想道“本土势力是被强行压服,不能太过信任,反倒是陕虢二州的豪绅,倾家荡产跟着朝廷,虽然也是因为相里金先斩后奏强迫他们上的车,但他们和朝廷已经绑定,若是朝廷败亡,陕虢二州的豪绅必将血本无归,所以在这方面他们和朝廷的利益是一致。
防御使掌军政之权,可以把防御使之职给他们。”
李幼澄再次点了点头“以卿之才,当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大唐有卿,幸甚,孤能得卿相助,幸甚。”
“殿下谬赞了。”许安连忙谦虚了一句,但随即道“不过臣这办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不管是哪里的富户豪绅,或许会因为一时之利益而相争,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迟早会合流成为我们敌人。”
“孤明白,如今同州就是第一块完全属于朝廷的地盘,孤会好好经营,正好,孤想听听你对同州方面的看法。”
……
许安和李幼澄整整在房间里商谈了一天,商议朝廷未来的计划,如何改革,期间连午饭都是一起吃的,若不是男女有别,两人恨不得抵足而眠,彻夜长谈。
傍晚,许安告退出宫,李幼澄赐给了他一块令牌,许安凭此令牌可以随时入宫见她。
第五天,李幼澄召开了她监国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条件比较简陋,文武官员加起来更是只有几十人,但在秦继旻的精心布置下倒还是有模有样。
不过大朝会虽然规格颇高,但主要以礼仪为核心,彰显皇权威严,几乎不涉及具体政务,而此次李幼澄召开此次大朝会,主要也是为了封赏同州之战的有功之臣以及进行一定的人事调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几个调动,相里金以太尉之职兼任判六军诸卫事。
宋审虔左迁枢密副使,许安左迁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加辅国大将军衔(从二品。)
另外就是张延朗,被授予了同平章事之职并加门下侍郎衔。
三司使虽然是全国最高财政长官,统辖盐铁、度支、户部三司,权力庞大,被人尊称为计相,但毕竟不入二府,不算是真正的宰相。
而如今他以同平章事兼判三司,权力再次得到了增长。
另外就是同州、华州的地方长官,取消两地节度使是百官有所预料的,但没想到朝廷竟然要分置刺史与防御使,虽然并不是不行,但最近这些年还是比较少见的。
其中同州防御使由原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杨彬升任,但因为防御使是差遣,本身无品级,而上州刺史是从三品,为了对标,所以李幼澄把他的武散官的提到了从三品的云麾将军。
不过同州刺史的任命就比较有意思了。